乱山连僰道,巨刃摩云霓。
裂为千尺涧,汇此奔雷溪。
经营穷匠术,坐见椓杙低。
何人铸铁索,横波贯虹堤。
锒铛互钩连,专车骨相挤。
至今化康庄,利尽滇东西。
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轻跻。
涛澜翻脚底,雾散驰千蹄。
惜哉碑碣缺,岁月不可稽。
昔闻刀墨乱,聚若沙中鹥。
谁令失此险,渐构公输梯。
滋蔓到吾蜀,曳尾终涂泥。
齿冷及行路,色变谈中闺。
十年风电过,刀剑不复携。
往来似潮汐,茅店催荒鸡。
历劫永弗坏,讵数三石犀。
他年持节还,慰劳看扶藜。
犹能学逸少,轻煤研麝脐。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是一位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的人。他以东坡柬新桥诗韵,将眼前的景色与古人的诗句相联系,通过对比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及注释:
盐井渡铁锁桥用东坡柬新桥诗韵
乱山连僰道,巨刃摩云霓。
裂为千尺涧,汇此奔雷溪。
经营穷匠术,坐见椓杙低。
何人铸铁索,横波贯虹堤。
锒铛互钩连,专车骨相挤。
至今化康庄,利尽滇东西。
我行值暑雨,出淖容轻跻。
涛澜翻脚底,雾散驰千蹄。
惜哉碑碣缺,岁月不可稽。
昔闻刀墨乱,聚若沙中鹥。
谁令失此险,渐构公输梯。
滋蔓到吾蜀,曳尾终涂泥。
齿冷及行路,色变谈中闺。
十年风电过,刀剑不复携。
往来似潮汐,茅店催荒鸡。
历劫永弗坏,讵数三石犀。
他年持节还,慰劳看扶藜。
犹能学逸少,轻煤研麝脐。
译文:
盐井渡铁锁桥用东坡柬新桥诗韵
乱山连绵至僰道,巨刃摩云霓。
裂开形成千尺的深涧,汇成奔腾的雷鸣溪流。
巧妙的经营耗尽了工匠的技艺,看着木桩被冲刷得低下。
是谁铸铁索,横在波涛之间,仿佛彩虹般的堤坝?
相互撞击的金属声,如同战鼓般响亮,让专车都感到压力巨大。
至今这里变成了平坦的道路,利益已经遍布云南的东边和西边。
我行走在这暑雨中,走出泥沼后轻盈地前行。
波浪翻滚着冲击脚下,雾气散去,马蹄疾驰如飞。
可惜啊,那些碑碣已经残缺不全,岁月无法验证它们的存在。
曾听说刀剑混乱,像沙中的飞鸟聚集一样。
是谁让这个地方失去了原有的安宁,慢慢地被修建成了通往蜀地的公输渠桥?
草木生长蔓延到了蜀地,最终却只能成为泥土。
牙齿冻得冰冷,行走的路人也变得麻木,颜色改变,谈论时也显得尴尬。
经过十年的风电肆虐,刀剑已经不复存在,难以携带。
人来人往如同潮汐一般频繁,而简陋的茅屋小店催促着荒废的鸡鸣。
历经磨难永远不倒塌,它的价值难道只有三块石头那么微小?
等到将来有机会再次回到朝廷任职,我要为你抚慰疲劳,就像扶着拐杖的老人一样。
你依旧能够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轻松自如地磨墨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