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秋云飞,晚霞不成霁。
凉风动虚幌,杂卉媚幽砌。
坐对日西匿,遥空但阴翳。
向夕蛩声来,秋心忽满地。
焚膏手残帙,万籁感情思。
羡他邻妇织,已为岁寒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让我们来看第一句“木末秋云飞,晚霞不成霁”。这句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在树木的顶端,秋云在飘动,而晚霞并没有完全消失。这里的“木末”指的是树梢,“秋云”指的是秋天的云彩,“晚霞”指的是傍晚的彩霞,“不成霁”表示没有完全消失。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是第二句“凉风动虚幌,杂卉媚幽砌”。这句诗描述了风吹过窗户,带来了清凉的感觉。同时,周围的花草也显得格外美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虚幌”指的是窗户上的纱帘,“杂卉”指的是各种花草,“媚幽砌”表示花草在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美丽。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第三句“坐对日西匿,遥空但阴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坐在窗边,面对着太阳逐渐落下的情景。虽然天空中的阳光已经变得昏暗,但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这里的“坐对日西匿”表示诗人坐在窗边,面对着太阳落山的情景,“遥空但阴翳”表示天空中的阳光已经变得昏暗,只有远处的天空被乌云遮挡。这句诗通过描述夕阳西下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

第四句“向夕蛩声来,秋心忽满地”。这句诗描述了夜晚来临,蟋蟀的声音传来,让诗人感到内心的寂寞和孤独。这里的“向夕”表示晚上来临的时候,“蛩声”指的是蟋蟀的声音,“秋心忽满地”表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突然涌上心头。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蟋蟀叫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五句“焚膏手残帙,万籁感情思”。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手中的蜡烛已经燃尽。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安静下来,只剩下自己的思绪在飞扬。这里的“焚膏”指的是燃烧蜡烛,“残帙”表示破旧的书卷,“万籁感情思”表示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安静下来,只有诗人的思绪在飞扬。这句诗通过描绘读书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专注和思考。

第六句“羡他邻妇织,已为岁寒计”。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羡慕邻居妇人在织布的场景,她已经为寒冷的冬天做好了准备。这里的“羡他邻妇织”表示诗人羡慕邻居妇人在织布的样子,“岁寒计”表示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所做的准备。这句诗通过描绘邻居妇人织布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勤劳生活的认可和赞美。

最后一句“万籁感情思”。这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这里的“万籁”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切声音,“感情思”表示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自己内心情感之间所感受到的和谐与统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