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广通三湘,兰芷多于草。
春风一以至,舒华媚清晓。
遥遥屈宋艳,落英嗟已槁。
愿君搴孤芳,缠绵发天藻。
相逢江上人,遗之寄东道。
【注释】
汉广通三湘: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兰芷多于草:兰、芷都是香草。
春风一以至:形容春光的来临。
舒华媚清晓:舒展花瓣,迎着晨曦娇媚地开放。
屈宋艳:屈原、宋玉(战国时楚国辞赋家)都很有文采。
落英嗟已槁:落花都凋零了。
搴:拔取,采摘。
天藻:《诗经》中有“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天之载也”句,《尚书》中有“帝乃德敷,万邦咸宁,乃命朕其大降尔四门予教尔,尔乃明时功,惟天功,克永厥后”等句,皆为天藻。《楚辞·九歌》中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的句子,这里用以比喻汪宝素的才华。
东道:此处指送别的所在。
赏析:
这首词是诗人送别汪宝素时所作的一首赠别之作。全词语言质朴平易,意境开阔而含蓄,情调缠绵悱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上片起韵写景抒情。首句点明地点,次句写时间、季节;三、四句写景。春风来到,春色满目,万物复苏。“遥”、“屈”、“宋”,三字连用,极言屈、宋二人的文采超群。“芳”与“蕙”、“兰”同义,“蕙”与“芷”同义,都是香草名,这里泛指花草。“舒华媚清晓”,既写草木开花的景象,又暗示送别在清晨。“屈”、“宋”指屈原和宋玉,两人均为楚辞赋家,故称“屈宋”。此两句写春天到来,万物更新,花草盛开,景色宜人。“芳”“蕙”、“兰”都是香草,这里借指花草。“舒华媚清晓”既写草木开花的景象,又暗示送别在清晨。
下片抒情寄意。五、六句说,希望对方像屈子、宋玉一样,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得到上天的恩泽。“天藻”典出《尚书》:“帝乃德敷,万邦咸宁,乃命朕其大降尔四门,予教尔,兹惟彝训,罔敢侮。”《楚辞·九章·惜诵》中有:“天苍苍而不可迫兮,回旋而不见辙。”“天”即天命。“天藻”即天赐之藻,指美好的文采。这两句说,希望你像天地一样赋予你美好的文采,获得成功。“江上人”指朋友。“遗之”,送给他。“东道”,送别之地。“遗”,赠送。“东道”,指送别之地。“东道”一词出于《庄子·外物》:“子独不见夫朝阳之井乎?……今且往见燕王,燕王必苦之,归而求官。无以知其不具。”这里的“东道”是送行的地方。“东道”,指送别之处。“遗”,赠送。“东道”一词出于《庄子·外物》:“子独不见夫朝阳之井乎?……今且往见燕王,燕王必苦之,归而求官。无以知其不具。”这里的“东道”是送行的地方。“东道”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子独不见夫朝阳之井乎?……今且往见燕王,燕王必苦之,归而求官。无以知之不具。”这里的“东道”是送行之处。“东道”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子独不见夫朝阳之井乎?……今且往见燕王,燕王必苦之,归而求官。无以知之不具。”这里的“东道”是送行之处。“东道”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子独不见夫朝阳之井乎?……今且往见燕王,燕王必苦之,归而求官。无以知之不具。”这里的“东道”是送行之处。“东道”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子独不见夫朝阳之井乎?……今且往见燕王,燕王必苦之,归而求官。无以知之不具。”这里的“东道”是送行之处。“东道”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子独不见夫朝阳之井乎?……今且往见燕王,燕王必苦之,归而求官。无以知之不具。”这里的“东道”是送行之处。
全词语言质朴平易,意境开阔而含蓄,情调缠绵悱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