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地弥天道气屯,脉先太华近昆仑。
虎娴人性疑仙佛,鹤诩皇初训子孙。
呼吸九重摇北斗,盘回一线碎西门。
广成石室如堪借,莫笑劳形尽钝根。

【注释】

矗地弥天:指天地。

道气屯:道家谓元气凝聚成丹。

脉先太华:山脉自华山起,经太华、终南山,到长安,故说脉先太华近昆仑。

虎娴人性疑仙佛:虎性驯善温顺,人若得其性,便疑是仙佛。

鹤诩皇初训子孙:鹤能鸣于皇初(即黄帝),故称皇初为训子。

九重:九天,指天上的九重天。

盘回:曲折环绕。

一线:指黄河。

西门:指潼关。《左传》载:“晋献公以二女妻戎王与秦穆姬……戎王妻之……生子二人,季隗姜氏,西岳华山;少帅赢氏,字子 eye,嬴姓,伯益之后,号曰叔向,孟氏之子。”

广成石室:在陕西省周至县终南山中。相传黄帝曾游此山,见一巨鹿,骑而射之,鹿角解而飞,遂得道成仙。后人建庙纪念。

堪借:可借用。

劳形尽钝根:形容人劳碌奔波,身体疲惫。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高望远,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首句“矗地弥天道气屯”写华山之高大,气势之雄伟。接着写华山的形势,由近及远,由山势到山脉,层次分明。中间四句则描绘了华山的奇景:虎性驯善温和,人若得其性,便疑是仙佛;鹤鸣于皇初时期,故称皇初为训子;华山九曲环抱,黄河如线穿流;华山有广成石室,可借来休息。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不要认为我劳碌奔波,身体疲惫。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宏大深远,表达了作者热爱山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华山的形势和特点,后四句写华山的景色。前四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华山的高大,气势雄浑,然后由近及远,由山势写到山脉,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后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华山的奇景,再以“呼吸九重摇北斗,盘回一线碎西门”,突出华山的险峻,使人读来惊心动魄。最后一句写华山有广成石室可供休憩,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通过登临华山,观其形势,赏其美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