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传二十年,元侯勋业纪凌烟。
岂知此老同秦桧,不独甘心献莒田。
举国合辞争割地,疆臣誓死欲回天。
是非何必千秋定,一局残棋已了然。

【注释】

感事:感慨世事。

二十年:指元代,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至元朝灭亡的20年间。

凌烟:汉代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所建的凌烟阁。

莒田:古地名,今属山东。

合辞:同声相求。

疆臣:边疆大臣。

一局残棋:比喻国势危殆,形势危急,如同下棋时局面已尽,胜负已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元代和南宋的历史,揭露了元朝统治者的残暴和南宋大臣们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首联“中外名传二十年,元侯勋业纪凌烟”,意为元朝建立以来,其统治下的疆域不断扩大,功勋卓著的大臣们被载入史册,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勋并列于凌烟阁。这两句诗赞扬了元朝的功绩和历史地位。

颔联“岂知此老同秦桧,不独甘心献莒田”,意思是那些元朝的大臣们,竟然也有像秦桧那样卖国求荣的人,他们不仅甘愿献出国土,甚至愿意将土地献给敌人。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些元朝大臣的强烈谴责,认为他们背叛祖国、出卖民族利益的行径令人发指。

颈联“举国合辞争割地,疆臣誓死欲回天”,意为整个国家上下一心,一致要求收复失地;边疆的官员们誓言要拼死保卫国家,不愿屈服。这一联诗描绘了一幅壮烈的抗敌图景,表达了人们对国家领土完整的渴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尾联“是非何必千秋定,一局残棋已了然”,意为历史的评价和是非曲直,不一定需要千秋万代才能定论;就像一盘棋局已经结束,胜负已经分明一样。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客观评价和对于未来的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元代和南宋历史的对比,揭示了元朝统治者的残暴和南宋大臣们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