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池亭几断魂,荡桡曾说出闾门。
月明盖静倾疏影,露冷房幽坠粉痕。
洛女尚留罗袜步,西施原住镜湖村。
浣纱女伴如相忆,为报飘流忍再论。
《杨柳池亭几断魂,荡桡曾说出闾门。 月明盖静倾疏影,露冷房幽坠粉痕。 洛女尚留罗袜步,西施原住镜湖村。 浣纱女伴如相忆,为报飘流忍再论。】
- 逐句翻译:
- “杨柳池亭几断魂”:杨柳池塘边的亭子让我感到极度的忧伤和孤独。
- “荡桡曾说出闾门”:我曾在柳树下划船,曾经在出城的地方说出过心中的哀愁。
- “月明盖静倾疏影”:在明亮的月光下,柳树的影子静静地倒映在水中。
- “露冷房幽坠粉痕”:露水寒冷,房间幽深,柳枝上残留的水珠落下形成的痕迹。
- “洛女尚留罗袜步”:洛阳的女子还留在我的记忆中,她曾经穿着罗袜走过这里。
- “西施原住镜湖村”:西施原本就居住在镜湖村,她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 “浣纱女伴如相忆”:想起那些一起洗衣的姑娘,她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的欢声笑语。
- “为报飘流忍再论”:为了不让自己再次沦落至此,我决定不再提起这段往事。
- 注释:
- 杨柳池亭:位于某个地方的水池周围,通常用来观赏或休憩。
-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的状态,仿佛灵魂都要断裂一般。
- 荡桡:在水上摇动船桨。
- 出闾门:古代城门的名称,表示出城的意思。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盖:覆盖、遮挡。
- 洛女:指洛阳的女子,古代传说中的美女之一。
- 罗袜:古代女子穿的丝质袜,这里比喻女子的姿态。
- 西施: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以绝世容颜著称。
-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杨柳池亭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挣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 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洛女”和“西施”,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 整体而言,此诗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和历史情怀的优秀作品,值得细细品读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