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滩声里,谁能不黯然。
月斜巴国远,枫老屈祠边。
世乱无长策,山深窘百年。
归鸿意何极,送客楚江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题目的要求和诗歌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滩夜”是这首诗的标题。“此夜滩声里,谁能不黯然”,意思是:这夜滩边的水声中,有谁能不感到黯然神伤!“黯然”,这里指心情沉重、忧伤沮丧。“月斜巴国远,枫老屈祠边”,意思是:月光倾斜于远方的巴国,秋色已深的老枫树在屈子祠边显得分外凄凉。“巴国”即今四川东部一带,屈原曾在这里为楚怀王太子,后被流放至此,故称。“屈祠”即指屈原墓,在今湖北秭归县。“世乱无长策,山深窘百年”,意思是:时局动荡而没有长久的对策,身处山中而困厄了百年。“世乱”,指国家动乱。“长策”,长期之计,长远之策。“山深”,指隐居山林。“百年”,一百岁,形容时间很长。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因世道动乱而无法施展抱负,只好归隐山林的苦闷之情。“归鸿意何极,送客楚江天”。意思是:归巢的大雁啊,你飞向何处?送客的我啊,只能面对楚江天。“归鸿”,大雁。“意何极”,即“意何所极”,意为:你的归宿又在何方呢?“楚江”,指长江在湖北省境内的一段,也泛指长江。诗人以鸿雁自喻,表达自己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答案】

译文:

这夜滩边的水声里,有谁能不感到黯然神伤?

月光倾斜于远方的巴国,秋色已深的老枫树在屈子祠边显得分外凄凉。

时局动荡而没有长久的对策,身处山中而困厄了百年。

归巢的大雁啊,你飞向何处?送客的我啊,只能面对楚江天。

赏析:“此夜滩声里,谁能不黯然”,这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诗句。“此夜滩声里”,诗人以滩声作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感。

“月斜巴国远,枫老屈祠边”,这句诗中,诗人用两个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一是“巴国”,二是“屈祠”。巴国是古代楚国的一部分,也是屈原的故乡。诗人以巴国和屈祠作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世乱无长策,山深窘百年”,这是诗人感慨世事动荡而没有长久的对策,身处山中而困厄了百年的诗句。诗人以世乱和山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辛酸之情。

“归鸿意何极,送客楚江天”,这句诗中,诗人用“归鸿”和“楚江”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归鸿意何极”,意思是:归巢的大雁啊,你飞向何处?诗人以归鸿作背景,表达了自己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愤懑之情。“送客楚江天”,意思是:送客的我啊,只能面对楚江天。这句诗中,诗人以送客为背景,表达了自己无法排遣的忧愁和孤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