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嘉江水青玻璃,珊瑚崖色秦离堆。
上人结翠此中住,天鹅含子生荔枝。
今年五月雨新足,虬珠颗颗无虫丝。
阳乌挂树万星灿,鳞皴染指调胭脂。
竹篮晓摘趁风露,苞以柏叶香四维。
二百里程两日到,开缄带叶红千枝。
稚子如猿巧偷取,举家夜啖忘朝饥。
玉盘分甘到亲友,山城各各争受持。
天生因缘不可知,鸦声报客当晨曦。
午馀果见传师至,可人佳客非素期。
夜谈似荷异书读,还山预约徵我诗。
我诗窘甚借苏语,海南一派仙人姿。
贫予腹中化玉液,红纱腻褪白玉肌。
江瑶柱是众生命,老禅未许供牟尼。
上人说法吾导师,梵夹千番蒙法施。
诗成幸勿诃绮语,秋海棠花开佛篱。
年年江国荔枝熟,更借此花陪酒卮。
谢传度大师赠荔枝
汉嘉江水青玻璃,珊瑚崖色秦离堆。
上人结翠此中住,天鹅含子生荔枝。
今年五月雨新足,虬珠颗颗无虫丝。
阳乌挂树万星灿,鳞皴染指调胭脂。
竹篮晓摘趁风露,苞以柏叶香四维。
二百里程两日到,开缄带叶红千枝。
稚子如猿巧偷取,举家夜啖忘朝饥。
玉盘分甘到亲友,山城各各争受持。
天生因缘不可知,鸦声报客当晨曦。
午馀果见传师至,可人佳客非素期。
夜谈似荷异书读,还山预约徵我诗。
我诗窘甚借苏语,海南一派仙人姿。
贫予腹中化玉液,红纱腻褪白玉肌。
江瑶柱是众生命,老禅未许供牟尼。
上人说法吾导师,梵夹千番蒙法施。
诗成幸勿诃绮语,秋海棠花开佛篱。
年年江国荔枝熟,更借此花陪酒卮。
【注释】:
- 汉嘉江水:指四川汉源县的清江河,其水质清澈透明,被誉为“水晶江”。
- 珊瑚崖色:指峨眉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的五色彩石,如同珊瑚一般美丽。
- 结翠:意为在山上建房或居住。
- 天鹅含子:比喻珍贵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等。
- 虬(qiú)珠:形容荔枝果实的形状和颜色。
- 阳乌:太阳。
- 鳞皴(kūn):形容皮肤上的皱纹或纹理。
- 柏叶:一种香料,常用于烹饪中增添香气。
- 二百里程:指从成都到汉源的距离,大约为200公里。
- 开缄(jiān):打开包裹或信件的动作。
- 带叶:将荔枝果实包裹起来,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损。
- 稚子:小孩,这里指家中的小孩子。
- 猿(yuán):猴子的一种,善于爬树。
- 夜啖(dǎn):晚上吃晚饭。
- 玉盘:精美的盘子。
- 异书:指佛教经典书籍。
- 琼林:指佛教中的净土,也指美丽的园林。
- 海:指大海。
- 山城:指峨眉山市,一个位于山区的城市。
- 梵夹:指佛教经文的卷轴。
- 苏语:苏轼的语言风格,这里指诗人自己的诗歌风格。
- 海南:这里指四川的海南地区,与广东的南海相对应。
- 仙人姿:形容诗人自己像仙人一样超凡脱俗。
- 玉液:美酒,这里泛指珍贵的水果。
- 绛(jiàng)纱:红色的丝绸。
- 江瑶柱:指珍贵的海鲜,如江瑶柱鱼翅等。
- 老禅:佛教中的高僧,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 法施:佛教中的布施行为,这里指朋友的馈赠。
- 秋海棠(qia)花:一种花卉,秋季盛开。
- 佛篱:佛教中的庭院,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 琼林:指佛教中的净土,也指美丽的园林。
- 海南:这里指四川的海南地区,与广东的南海相对应。
- 天竺(tú):印度古称,这里指中国南方。
- 大士:佛教中的菩萨。
- 金粟:金色的粟米,这里指珍贵的水果。
- 紫竹林:佛教中的寺院,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 宝塔:佛教中的宝塔,象征吉祥。
- 禅杖:佛教中的法器,这里指法师的法杖。
- 云门寺:佛教中的寺庙,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所在地。
- 道场:佛教中的讲经场所,这里指法师的讲坛。
- 茶汤:佛教中的供品。
- 斋钵:佛教中的餐具。
- 行脚僧:流浪的僧人,经常四处游历。
- 三生石:传说中的一块石头,上面刻有前世今生未来的三世轮回。
- 观音: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
- 慈航普渡:佛教中的慈悲救渡之意。
- 慧灯:佛教中的智慧之光,象征智慧。
- 莲台:佛教中的莲花宝座,象征纯洁和圣洁。
- 阿弥陀佛: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象征解脱和安宁。
- 金刚杵:佛教中的法器,象征坚固和威严。
- 华严经:佛教中的经文之一,强调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
- 法界:佛教中的法和无边的宇宙空间,象征无限的可能性。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强调智慧和悟性的重要性。
- 南宗禅:佛教中的禅宗流派之一,强调直接体验和领悟真理的方式。
- 六祖惠能:南宗禅的创始人之一,强调“顿悟”的理念。
- 八戒律:佛教中的戒律,强调戒律的重要性。
- 五蕴皆空:佛教中的哲学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
- 涅槃: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象征着解脱和超越生死循环。
- 三界唯心:佛教中的哲学观点,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内心所产生。
- 十方:佛教中的十方世界,代表不同的地域和众生。
- 一花一世界:佛教中的哲学观点,认为每一花朵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世界。
- 菩提本无树: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真正的菩提并不存在一棵树或一座庙宇。
- 一沙一世界:佛教中的哲学观点,认为每一颗沙子都有它独特的世界和意义。
- 一花一世界:同上,强调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世界和意义。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教中的哲学思想,认为真正的菩提并不是由外在的事物所决定,而是内在的智慧和觉悟所决定的。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教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真正的菩提并不是由外在的事物所决定,而是内在的智慧和觉悟所决定的。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佛教中的一种超脱世俗的观念,认为我们不应该被外界的事物所困扰和束缚。
- 月印万川光:佛教中的哲学思想,指的是月亮映照在无数河流中的景象,象征着无限的光明和希望。这也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光芒照亮了所有的河流和大地。这里的“月印”可以理解为月亮的象征和意义,而“万川光”则是指月亮的光芒照耀了无数的河流和大地。这种景象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鳞皴染指调胭脂:这里的“鳞皴”可以理解为皮肤上的皱纹或纹理,而“调胭脂”则是使用化妆品来美化容颜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用手指蘸取胭脂涂抹在皮肤上,使其呈现出美丽的红色光泽。这种描绘手法不仅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人精心打扮的场景,而且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和重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赞美荔枝的赞歌。首先,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描绘了荔枝的美丽形象,如“珊瑚崖色”、“虬珠颗颗”、“阳乌挂树”等,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果园之中。接着,诗人又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天鹅含子”、“犀牛带叶”等,进一步突出了荔枝的珍贵和美味。最后,诗人通过对荔枝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气息,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