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嘉江水青玻璃,珊瑚崖色秦离堆。
上人结翠此中住,天鹅含子生荔枝。
今年五月雨新足,虬珠颗颗无虫丝。
阳乌挂树万星灿,鳞皴染指调胭脂。
竹篮晓摘趁风露,苞以柏叶香四维。
二百里程两日到,开缄带叶红千枝。
稚子如猿巧偷取,举家夜啖忘朝饥。
玉盘分甘到亲友,山城各各争受持。
天生因缘不可知,鸦声报客当晨曦。
午馀果见传师至,可人佳客非素期。
夜谈似荷异书读,还山预约徵我诗。
我诗窘甚借苏语,海南一派仙人姿。
贫予腹中化玉液,红纱腻褪白玉肌。
江瑶柱是众生命,老禅未许供牟尼。
上人说法吾导师,梵夹千番蒙法施。
诗成幸勿诃绮语,秋海棠花开佛篱。
年年江国荔枝熟,更借此花陪酒卮。

谢传度大师赠荔枝

汉嘉江水青玻璃,珊瑚崖色秦离堆。

上人结翠此中住,天鹅含子生荔枝。

今年五月雨新足,虬珠颗颗无虫丝。

阳乌挂树万星灿,鳞皴染指调胭脂。

竹篮晓摘趁风露,苞以柏叶香四维。

二百里程两日到,开缄带叶红千枝。

稚子如猿巧偷取,举家夜啖忘朝饥。

玉盘分甘到亲友,山城各各争受持。

天生因缘不可知,鸦声报客当晨曦。

午馀果见传师至,可人佳客非素期。

夜谈似荷异书读,还山预约徵我诗。

我诗窘甚借苏语,海南一派仙人姿。

贫予腹中化玉液,红纱腻褪白玉肌。

江瑶柱是众生命,老禅未许供牟尼。

上人说法吾导师,梵夹千番蒙法施。

诗成幸勿诃绮语,秋海棠花开佛篱。

年年江国荔枝熟,更借此花陪酒卮。

【注释】:

  1. 汉嘉江水:指四川汉源县的清江河,其水质清澈透明,被誉为“水晶江”。
  2. 珊瑚崖色:指峨眉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的五色彩石,如同珊瑚一般美丽。
  3. 结翠:意为在山上建房或居住。
  4. 天鹅含子:比喻珍贵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等。
  5. 虬(qiú)珠:形容荔枝果实的形状和颜色。
  6. 阳乌:太阳。
  7. 鳞皴(kūn):形容皮肤上的皱纹或纹理。
  8. 柏叶:一种香料,常用于烹饪中增添香气。
  9. 二百里程:指从成都到汉源的距离,大约为200公里。
  10. 开缄(jiān):打开包裹或信件的动作。
  11. 带叶:将荔枝果实包裹起来,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损。
  12. 稚子:小孩,这里指家中的小孩子。
  13. 猿(yuán):猴子的一种,善于爬树。
  14. 夜啖(dǎn):晚上吃晚饭。
  15. 玉盘:精美的盘子。
  16. 异书:指佛教经典书籍。
  17. 琼林:指佛教中的净土,也指美丽的园林。
  18. 海:指大海。
  19. 山城:指峨眉山市,一个位于山区的城市。
  20. 梵夹:指佛教经文的卷轴。
  21. 苏语:苏轼的语言风格,这里指诗人自己的诗歌风格。
  22. 海南:这里指四川的海南地区,与广东的南海相对应。
  23. 仙人姿:形容诗人自己像仙人一样超凡脱俗。
  24. 玉液:美酒,这里泛指珍贵的水果。
  25. 绛(jiàng)纱:红色的丝绸。
  26. 江瑶柱:指珍贵的海鲜,如江瑶柱鱼翅等。
  27. 老禅:佛教中的高僧,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28. 法施:佛教中的布施行为,这里指朋友的馈赠。
  29. 秋海棠(qia)花:一种花卉,秋季盛开。
  30. 佛篱:佛教中的庭院,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31. 琼林:指佛教中的净土,也指美丽的园林。
  32. 海南:这里指四川的海南地区,与广东的南海相对应。
  33. 天竺(tú):印度古称,这里指中国南方。
  34. 大士:佛教中的菩萨。
  35. 金粟:金色的粟米,这里指珍贵的水果。
  36. 紫竹林:佛教中的寺院,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37. 宝塔:佛教中的宝塔,象征吉祥。
  38. 禅杖:佛教中的法器,这里指法师的法杖。
  39. 云门寺:佛教中的寺庙,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所在地。
  40. 道场:佛教中的讲经场所,这里指法师的讲坛。
  41. 茶汤:佛教中的供品。
  42. 斋钵:佛教中的餐具。
  43. 行脚僧:流浪的僧人,经常四处游历。
  44. 三生石:传说中的一块石头,上面刻有前世今生未来的三世轮回。
  45. 观音: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
  46. 慈航普渡:佛教中的慈悲救渡之意。
  47. 慧灯:佛教中的智慧之光,象征智慧。
  48. 莲台:佛教中的莲花宝座,象征纯洁和圣洁。
  49. 阿弥陀佛: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象征解脱和安宁。
  50. 金刚杵:佛教中的法器,象征坚固和威严。
  51. 华严经:佛教中的经文之一,强调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
  52. 法界:佛教中的法和无边的宇宙空间,象征无限的可能性。
  53.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强调智慧和悟性的重要性。
  54. 南宗禅:佛教中的禅宗流派之一,强调直接体验和领悟真理的方式。
  55. 六祖惠能:南宗禅的创始人之一,强调“顿悟”的理念。
  56. 八戒律:佛教中的戒律,强调戒律的重要性。
  57. 五蕴皆空:佛教中的哲学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
  58. 涅槃: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象征着解脱和超越生死循环。
  59. 三界唯心:佛教中的哲学观点,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内心所产生。
  60. 十方:佛教中的十方世界,代表不同的地域和众生。
  61. 一花一世界:佛教中的哲学观点,认为每一花朵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世界。
  62. 菩提本无树: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真正的菩提并不存在一棵树或一座庙宇。
  63. 一沙一世界:佛教中的哲学观点,认为每一颗沙子都有它独特的世界和意义。
  64. 一花一世界:同上,强调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世界和意义。
  6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教中的哲学思想,认为真正的菩提并不是由外在的事物所决定,而是内在的智慧和觉悟所决定的。
  6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教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真正的菩提并不是由外在的事物所决定,而是内在的智慧和觉悟所决定的。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佛教中的一种超脱世俗的观念,认为我们不应该被外界的事物所困扰和束缚。
  67. 月印万川光:佛教中的哲学思想,指的是月亮映照在无数河流中的景象,象征着无限的光明和希望。这也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光芒照亮了所有的河流和大地。这里的“月印”可以理解为月亮的象征和意义,而“万川光”则是指月亮的光芒照耀了无数的河流和大地。这种景象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68. 鳞皴染指调胭脂:这里的“鳞皴”可以理解为皮肤上的皱纹或纹理,而“调胭脂”则是使用化妆品来美化容颜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用手指蘸取胭脂涂抹在皮肤上,使其呈现出美丽的红色光泽。这种描绘手法不仅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人精心打扮的场景,而且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美的追求和重视。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赞美荔枝的赞歌。首先,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描绘了荔枝的美丽形象,如“珊瑚崖色”、“虬珠颗颗”、“阳乌挂树”等,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果园之中。接着,诗人又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天鹅含子”、“犀牛带叶”等,进一步突出了荔枝的珍贵和美味。最后,诗人通过对荔枝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气息,令人陶醉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