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泄种胥愤,堪悲晁贾才。
旁求朝命下,痛惜士林哀。
奏议尘封久,灵旗血战开。
中丞速攻取,白马拥潮来。
我们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未泄种胥愤,堪悲晁贾才。
- “未泄种胥愤”:种胥,古代一种用竹木制成的箭,这里可能暗指某种不满或愤怒的情绪。”堪悲晁贾才”:晁错和贾谊,都是汉朝的杰出人才,但他们的命运却令人悲哀。
- 旁求朝命下,痛惜士林哀。
- “旁求朝命下”:寻找朝廷的命令。”痛惜士林哀”:对于士人阶层的悲哀感到痛心。
- 奏议尘封久,灵旗血战开。
- “奏议尘封久”:长时间的奏议被尘封,可能意味着这些建议和意见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应或重视。”灵旗血战开”:战场上的血战开始,这可能指的是战争中的激烈战斗。
- 中丞速攻取,白马拥潮来。
- “中丞速攻取”:中丞迅速采取行动,攻取某地。”白马拥潮来”:以白马部队(可能指精锐部队)迅速推进,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表示攻势猛烈。
接下来是译文:
挽朱伯韩
尚未宣泄心中的愤怒,真让人悲痛,像晁错和贾谊这样的才智之士却遭遇不幸。
四处寻求朝廷的命令,痛惜士人们的哀鸣。
奏章尘封多时,战场的厮杀已经打响。
中丞迅速发起攻击,白马军队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晁错、贾谊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他们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和对士人命运的同情。同时,通过描绘战乱的景象,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