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砥中流,三峰望里收。
山光无地接,塔影与波浮。
鸥鹭思依榻,江潮欲上楼。
钟声何处是,隔岸听悠悠。

金山

一柱砥中流,三峰望里收。
山光无地接,塔影与波浮。
鸥鹭思依榻,江潮欲上楼。
钟声何处是,隔岸听悠悠。

译文:

金山屹立在江流之中,三座山峰从远方眺望宛如一幅画卷展开。
山光与江水相接,没有一处可以触及。
塔影倒映在水中,与波浪一起漂浮。
白鹭和鸥鸟似乎想要靠近岸边的榻,江水涨潮仿佛要登上高楼。
远处传来的钟声悠长而神秘,隔岸听来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 金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长江北岸,是长江上的一座著名岛屿。
  • 一柱砥中流:形容金山像一根柱子屹立在江河之中,强调其雄伟壮丽。
  • 三峰望里收:指金山上有三座山峰远眺时显得非常壮观。
  • 无地接:意即山光与江水相接的地方,无法触及。
  • 塔影与波浮:描绘塔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与波浪一起漂浮的景象。
  • 鸥鹭:指白色的鸥鸟和黑色的鹭鸶,常出现在江边。
  • 江潮欲上楼:形容江水上涨,好像要冲上岸边的楼台一样。
  • 悠悠:形容声音悠扬、遥远,这里指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金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风貌。诗中的“一柱砥中流”形象地展现了金山如同一根巨大的柱子矗立在长江之中,给人以雄伟之感;“三峰望里收”则描绘了金山上三座山峰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此外,诗中的“山光无地接”,“塔影与波浮”,以及“鸥鹭思依榻”等描写,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诗中的“钟声何处是,隔岸听悠悠”又带有一种空灵、超然的氛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