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最岑寂,寻幽兴独长。
林疏寒鸟聚,竹密暮云藏。
野殿丹青古,空庭草树荒。
徘徊人不见,楼外锁斜阳。
游善应禅院
萧寺最岑寂,寻幽兴独长。
林疏寒鸟聚,竹密暮云藏。
野殿丹青古,空庭草树荒。
徘徊人不见,楼外锁斜阳。
注释:
- 萧寺:指寺院,萧姓的寺庙。
- 岑寂:寂静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 林疏:树林稀疏。
- 寒鸟聚:寒冷的鸟儿聚集在一起。
- 竹密:竹子茂密。
- 野殿:野外的宫殿。
- 丹青:绘画,这里指的是壁画或彩绘。
- 空庭:空旷的庭院。
- 草树荒:草地和树木已经荒芜了。
- 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的样子。
- 见:出现,显露。
- 锁:把门锁上,这里比喻被遗忘或不被理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的向往和追求。首句“萧寺最岑寂”设定了一个静谧的背景,为后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气氛。接下来,“寻幽兴独长”表达了诗人独自寻找幽静之地时的愉悦心情。第三、四句“林疏寒鸟聚,竹密暮云藏”具体描述了林间的稀疏与密集,以及傍晚时分云雾的隐蔽,形象生动,充满了动态美。第五、六句“野殿丹青古,空庭草树荒”则是对野殿和空庭的具体描写,通过色彩的变化和景物的荒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最后两句“徘徊人不见,楼外锁斜阳”则将视角拉回到诗人本人,表达了他徘徊不前的无奈和失落感,同时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冷漠和遗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