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从亡者,知为举世非。
诸公胡不弃,异趣或同归。
好乱犹难止,当仁孰见机。
沉思言外旨,相感入精微。

注释:

垂老从亡者,知为举世非。

垂老:年老,晚年。从:追随。亡:死亡。

知为举世非:知道世人都不喜欢这样做。

诸公胡不弃,异趣或同归。

诸公:指各位官员。胡:何不。弃:抛弃。异趣:不同的志向。或:有的人。同归:共同的命运。

好乱犹难止,当仁孰见机。

好:爱好。乱:动乱。犹:还是。难止:难以停止。

当仁:应当做正义的事。孰:谁。见:看到。机:时机。

沉思言外旨,相感入精微。

沉思:深思。言外旨:言辞之外的意思。相感:相互感动。入精微:深入到精妙微妙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秋日将行南山东鲁望终南山》的序言部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垂老从亡者,知为举世非。”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老而追随他人的行为感到无奈和悲哀。他知道自己的做法可能不被世人接受,但仍然坚持去做。这种坚持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诸公胡不弃,异趣或同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人的赞赏之情。他认为这些人虽然有不同的志向和追求,但他们的目标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追求正义和真理。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不同思想和信仰的理解和支持。

“好乱犹难止,当仁孰见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动乱和混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动乱很难被制止,但是只要有正义之心的人,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和真理的追求和坚持。

“沉思言外旨,相感入精微。”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他认为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表达。通过深思熟虑和互相感动,诗歌能够深入到精妙微妙的境界。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