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回首齐名日,党禁寒心被锢年。
共道滂膺关世变,岂知华管杂时贤。
功名气尽鸢肩外,词赋魂销鵩臆前。
谁向不周山上望,吞声帝座独流天。

【注释】

闻文芸阁:闻人,即闻人修,字子修,号芸阁。

萍乡:今江西萍乡县。

齐名:指与自己同时被推荐为进士。

华管:指朝廷中以文章闻名的贤人。

鸢肩:指高官显爵。

鵩臆:比喻文人的才思。

不周山:昆仑山的别称,神话传说中的一座险峻高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听到闻人修于八月二十四日死于萍乡,而写下的悼念之作。全诗用典较多,且多用典故表达感情。

首联:“公车回首齐名日,党禁寒心被锢年。”

颔联:“共道滂膺关世变,岂知华管杂时贤?”

颈联:“功名气尽鸢肩外,词赋魂销鵩臆前。”

尾联:“谁向不周山上望,吞声帝座独流天。”

“公车回首齐名日,党禁寒心被锢年。”“公车”是指科举考试,这是唐代的制度之一,考生参加科举考试后,会由官府派专车送到长安参加殿试。这里指的是闻人修与作者同科及第,两人同年考中进士(“齐名”),但因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仕途坎坷。“党禁”是唐穆宗时期对朝政进行限制的一个措施,由于一些官员反对皇帝立太子,被贬谪或流放。“被锢年”即被贬谪或流放之年。

颔联:“共道滂膺关世变,岂知华管杂时贤?” “滂膺”,大受震撼,形容心情极其激动。这里的“关世变”指国家大事的变化,“杂时贤”指与当时贤能之人交往、切磋。这里说的是闻人修在国家大事变化之时,仍然与当世贤能之人交往、切磋。

颈联:“功名气尽鸢肩外,词赋魂销鵩臆前。” “鸢肩”指官职高位如鹰般高耸的肩头,这里用来比喻官职高位。“鵩臆”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一个典故,意思是说鸟的翅膀已经长满了毛羽,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比喻人的才能已经用尽,没有再发挥的可能。这句的意思是说作者认为自己的才华已经用尽,不再有施展的机会和能力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枯竭、无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无奈和悲叹。

尾联:“谁向不周山上望,吞声帝座独流天。” “不周山”是传说中的一座险峻高山,位于昆仑山的南面。这里是比喻作者所处的困境和孤独的处境。“吞声”指默默忍受,不敢发声。“帝座”指皇帝的宝座,这里暗指朝廷。这句的意思是说作者默默地忍受着孤独和困苦,独自在朝廷上度过每一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叹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