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昂头孰可留,《逍遥》篇外更遨游。
燕辽来往才经宿,坡颍追随又一秋。
人物西山须野老,画图乔木待高楼。
长廊徐步闲吟地,定有乾坤眼底收。

【注释】

天际:天空。昂头:仰头,抬头。孰可留:《逍遥篇》是魏晋时期的名士嵇康所作,其文意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谁又能真正留住?这里以《逍遥篇》中的典故暗指人生如梦,不可留恋。

《逍遥篇》:即《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东晋文人阮籍所作的一篇著名书信,文中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燕辽:指燕国和辽地,古称北边地区。经宿:经过一宿,即一夜。

坡颍:指苏轼和欧阳修,都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追随:跟随,这里指他们相互交往密切。

西山:指西山隐士,指隐居在西山的人们,多指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须:需要。野老:指山林隐逸的人。

画图:指绘画中描绘的风景。乔木:高大的树木。待高楼:比喻有志之士等待时机而奋发有为。长廊:指走廊。徐步闲吟地:指悠闲自得的行走的地方。定有乾坤眼底收:意思是只要我悠然自得,就可以掌握天地之间的奥秘。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中秋怀念友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洁的人生境界和豁达的人生哲学。

首句“天际昂头孰可留”,诗人仰望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感叹自己无法挽留这美丽的宇宙景象。这里的“孰可留”是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谁又能真正留住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困惑。

颔联“燕辽来往才经宿,坡颍追随又一秋”,诗人回忆自己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的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还在眼前。他想起了曾经一起游历燕辽、跟随东坡和欧阳修的日子,那些时光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欢笑和快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

颈联“人物西山须野老,画图乔木待高楼”,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所怀念的朋友们的形象。他认为这些人都是像山林隐逸者那样的高人,他们不需要世俗的名利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还认为这些有志之士应该等待机会奋发有为,像画家那样精心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须”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期待和期望。

尾联“长廊徐步闲吟地,定有乾坤眼底收”,诗人终于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地方——长廊,他开始漫步欣赏周围的美景,并陶醉其中。他相信只要他悠然自得,就可以掌握天地之间的奥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通过对朋友的怀念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和艺术修养,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