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地转事不同,鄂州行为天下冲。
势如奔蛇脊先起,谁欤见者抱冰翁。
见之非难谋岂易,一世沈沈在梦寐。
下手惊看国手棋,杀意未呈机已备。
登山支颐久端相,城东渺渺连湖光。
决湖捍江出平陆,何时事成众方觉。
金口桃花青山柳,百里驱车一回首。
湖水入江更不回,胆落江神避髯叟。
十年前后试商量,北燕南粤归吾堂。
要令土与金同价,那得高原可种桑。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金口至青山堤闸的修建过程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下面我将逐句解读并附上注释。

### 第1-4句:    
#### 金口至青山堤闸告成贺广雅尚书    
##### 翻译:金口至青山堤闸的建设已经完成,现在向广雅尚书表示祝贺。    
##### 注释:这里的“金口”指的是一个地名,而“青山堤闸”则是一个水利工程。    

第5-8句:

天回地转事不同,鄂州行为天下冲。

翻译:天地回转,事情不同,鄂州的作为是天下的榜样。
注释:这里表达了鄂州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
### 第9-13句:    
#### 势如奔蛇脊先起,谁欤见者抱冰翁。    
##### 翻译:形势如狂奔之蛇,最先崛起的是一座山峰。是谁看到了这个景象,并像抱冰翁一样感叹?    
##### 注释:这里的“抱冰翁”可能是指某个人物,他看到了这个景象并对它感到惊叹。    

第14-20句:

见之非难谋岂易,一世沈沈在梦寐。

翻译:看到它并不难,但谋划却不易。一生都在梦中度过。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认识。
### 第21-27句:    
#### 下手惊看国手棋,杀意未呈机已备。    
##### 翻译:开始着手工作时,我惊讶地发现这是一盘精心策划的棋局。虽然杀意未现,但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注释:这里描绘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智慧和策略。    

第28-33句:

登山支颐久端相,城东渺渺连湖光。

翻译:我登上山巅,久久端详着眼前的美景。城东远处,湖水与湖光相连。
注释: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景象。
### 第34-35句:    
#### 决湖捍江出平陆,何时事成众方觉。    
##### 翻译:决定将湖水排出,形成平陆以抵御洪水。何时才能完成这项工程让众人意识到它的价值。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决心和期望。    

第36-40句:

金口桃花青山柳,百里驱车一回首。

翻译:金口旁桃花盛开,青山上柳树依依。从百里外归来时,忍不住回头望去。
注释:这里描绘了诗人经过金口和青山时的景色。
### 第41-43句:    
#### 湖水入江更不回,胆落江神避髯叟。    
##### 翻译:当湖水流入长江时,再也看不到它回流。江神也因为害怕胡子般的老者而躲避。    
#####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感受和敬畏。    

第44-47句:

十年前后试商量,北燕南粤归吾堂。

翻译:回想十年前的事情,我们曾试图商议北方的燕子和南方的粤族是否应该属于我们的领地。
注释:这里反映了诗人对领土归属的考虑和探索。
### 第48-50句:    
#### 要令土与金同价,那得高原可种桑。    
##### 翻译:如果想让土地的价值与金子相同,那么必须在高原上种植桑树。    
##### 注释:这是诗人对未来土地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口至青山堤闸建设的描述,展现了工程建设的艰难和复杂性。诗人通过描绘地势、景观和工程的细节,表达了他对这一伟大工程的赞赏和敬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和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