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人轻召兵,败绩坐不教。
十年未可复,士气太凋耗。
此军何所用,身手好年少。
谁能结以恩,汤火岂难蹈?
悽伤就步伐,悲愤入腾趠。
庶几哀者徒,免为敌人笑。
尚书气不馁,勍略被将校。
胡为致词客,戎幕议增灶。
何当出短歌,传诵遍营哨。
居然怀国耻,收取毛锥效。
角声尚盈耳,旗影山椒绕。
水落舟更迟,横江怜晚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王建(约公元767年-约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出身寒微,屡应科举不中第,曾做过不少小官,后任太常博士,终因生活贫困,郁闷而死。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现象的许多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渡江观武建军合操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士兵在渡江时观看武建军演习的情景。

妄人轻召兵,败绩坐不教。 - 这里的“妄人”指的是没有经验和判断力的人,他们轻易地召集军队,而失败后却不进行教导和反思。

十年未可复,士气太凋耗。 -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军队长期未能恢复士气和战斗力的担忧。

此军何所用,身手好年少。 - 这句话询问军队的用途,并强调年轻士兵应该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谁能结以恩,汤火岂难蹈? - 作者在这里提出疑问,是否有人能够给予这些年轻士兵恩惠,使他们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国家的使命。

悽伤就步伐,悲愤入腾趠。 - 描述了士兵们在行军过程中感到悲痛和愤怒的心情。

庶几哀者徒,免为敌人笑。 - 作者希望那些真正为国家感到悲伤的士兵能够坚持下去,不要成为敌人的笑柄。

尚书气不馁,勍略被将校。 - 这句话表示尽管面对困难,但将军们(将校)仍然保持坚定和果敢的态度。

胡为致词客,戎幕议增灶。 - 这里提到了军中的一些官员(词客)试图增加营地的防御措施,但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何当出短歌,传诵遍营哨。 - 作者期望有一天能够听到关于这次军事行动的赞美之词,并在军营中广泛传播。

居然怀国耻,收取毛锥效。 - 这里表达了士兵们为国家复仇的决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国家的耻辱。

角声尚盈耳,旗影山椒绕。 - 描述了士兵们在夜晚听到战鼓声和看到旗帜的景象,这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战斗。

水落舟更迟,横江怜晚照。 - 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景象,水面平静,晚霞映照在江面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渡江观武建军合操的场景的描述,反映了士兵在战争中的心理状态和他们为国家报仇的决心。诗中通过对比士兵们的勇敢和缺乏经验、勇气和恐惧等不同的情绪,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不同心态和经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看法和期待,希望通过士兵们的努力来消除国家的耻辱,为国家带来荣耀。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情,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