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不可赎,此老亦已葬。
区区身后名,未足塞众望。
杭人悲太守,作社寄湖上。
千秋姓林者,山水擅佳藏。
平生不随波,意气一何壮。
于何见颜色,隔岸耸秋嶂。
文章易朽耳,在口即行状。
为我问孤山,年来谁绝唱?

诗句如下:

  1. 林社
  • 苍天不可赎:表达了对无法挽回的悲痛和无奈,强调了命运的无情。
  • 此老亦已葬:暗示了诗人对于逝去生命的感慨与哀伤。
  • 区区身后名:表达了追求生前名誉不如身后名声的淡泊名利思想。
  • 未足塞众望:表示个人的力量有限,不足以满足众人的期望与要求。
  1. 赏析
  • 苍天不可赎:反映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力感和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 此老亦已葬: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生命终结的接受态度。
  • 区区身后名:揭示了诗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而非世俗的名利。
  • 未足塞众望: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1. 注释
  • 西江月:词牌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诗词形式。
  • 黄沙:地名,位于江西上饶西面。
  • 明月惊鹊未安枝:出自苏轼《次韵蒋颖叔》,表达诗人在月光下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 社肉如林社酒浓:《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五载:“汉宣帝时立春日朝贺,皆作食为先荐,用太牢祠,长安市人盛况,作社酒肉如林。”
  • 乡邻罗拜祝年丰:描绘了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丰收的场景。
  • 社鼓:古代祭祀土地神时敲击的鼓声,用以祈求农事丰收。
  1. 赏析
  • 诗人通过对比自然和社会,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认识。
  • 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诗人以“白云多事”反衬自己的高标风范与清静无为,展现了内心的独立与超然。
  1. 作者简介
  •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情感而闻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游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情感,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个人生活的感受、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等,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广泛视野和深厚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