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糠遂及米,南势欲北扫。
有忌或未能,老罴卧当道。
【注释】
舐糠(sì kāng)遂及米:比喻不学无术,依仗权势,妄图篡夺。
南势欲北扫:指刘裕在南方的势力想要北伐,统一北方。
有忌或未能,老罴卧当道:有人嫉妒他(指桓玄),又因他(指刘裕)年纪大了,没有能成大事,所以像老狼(喻指桓玄)卧在道路中央一样,阻碍了刘裕前进的脚步。
【赏析】
《连城军》是刘裕作的一首诗,其诗曰:“舐糠遂及米,南势欲北扫。有忌或未能,老罴卧当道。”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形势和前途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舐糠遂及米”,这是说,刘裕年轻时曾做过卖米的商人,后来才做了将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年轻时并不聪明,只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最终取得了成功。这里用“舐糠”来比喻自己曾经的贫寒,而“及米”则表明自己终于实现了梦想。
“南势欲北扫”,这是说,当时南方的政权正在衰落,北方的政权却正在崛起。刘裕认为,如果自己能够趁机北上,那么就有可能统一全国。这里的“南势”指的是南方的政权,“北扫”则是说要北上征伐的意思。
接下来的句子却让人感到有些出乎意料:“有忌或未能”。意思是说,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但因为有些人嫉妒他,或者因为他年纪大了,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这里所说的“忌”是指嫉妒,“未能”则表示无法实现。
最后一句“老罴卧当道”,更是意味深长。这里的“罴”(pí)是一种野兽,形状类似老虎,但更凶猛。它卧在路上,阻碍了人们前进的道路。这既形象地描绘了桓玄的形象,也暗喻了桓玄阻挡了自己前进的障碍。
这首诗通过刘裕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当时形势和前途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气度,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