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先生耽苦吟,廿年来往江之浔。何曾梦见烟瘴地,蛮荒一落颜为黔。
连城三月脱鬼手,龙州还对山崎嵚。边关形如马振鬣,戍卒状似猿投林。
风情收拾付隔世,坐觉老大来相侵。岂无春花与秋月,路绝不到诗人心。
终年望饟数不至,欲和乞食谁知音?此人此地宁足爱,庙堂用意殊难寻。
天高非高海非深,平生诗人岂不贵,何以卑我空伤今。
【注】
- 高楼先生:指唐代诗人李白。
- 江之浔:指江州的浔阳楼,李白曾在此登高远望。
- 何曾梦见烟瘴地:意为没有去过烟瘴之地。
- 蛮荒一落颜为黔:意为在蛮荒之地定居下来,颜面尽失。
- 连城三月脱鬼手:意为春天的连城荔枝被人抢购一空。
- 龙州还对山崎嵚:意为龙州山水险峻。
- 边关形如马振鬣:意为边境的形势如同雄壮的马鬃一样威武。
- 戍卒状似猿投林:意为戍守的士兵像猿猴一样投入山林。
- 风情收拾付隔世:意为将风土人情收藏起来,寄托在后世。
- 坐觉老大来相侵:意为不知不觉中被岁月侵蚀,变得苍老。
- 岂无春花与秋月:意为难道没有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月亮吗?
- 路绝不到诗人心:意为道路坎坷曲折,难以到达诗人的内心。
- 此人此地宁足爱:意为这个人和这个地方不值得珍惜。
- 庙堂用意殊难寻:意为朝廷的意图很难揣测。
- 天高非高海非深,平生诗人岂不贵:意为天空不是太高,海洋不是太深,作为诗人,难道不值得尊贵吗?
- 何以卑我空伤今:意为为什么要贬低自己,而白白地伤感于现在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一些文人墨客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边陲的所见所闻,展现了边疆的艰苦生活。他描述了高楼先生(指李白)苦吟的情景,以及他在江州的高楼上眺望远方的景色。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比边疆的生活和内地的繁华,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他指出,尽管边疆的生活艰苦,但他并没有去过烟瘴之地,也没有在蛮荒之地定居下来,反而在边疆的山水间找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这表明,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
诗人通过描绘边疆士兵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战争和暴力的反感。他指出,士兵们在边疆的险峻地形下生活,如同雄壮的马鬃一般威武,但他们却像猿猴一样投入山林,这象征着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痛苦。这表明,诗人对于战争的反对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于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真正价值的认同和珍视。他指出,虽然朝廷的政治意图往往难以捉摸,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政治地位和权力,而在于能否真正触动人们的心灵,引起共鸣。这表明,诗人对于诗歌的真正价值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一些文人墨客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真正价值的认同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