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何委蛇,到眼数诸寺。
江亭阻蒹葭,往复久乃至。
拾级出市尘,长廊净扫地。
闻窗觅西山,澹澹略含翠。
或行或倚坐,语默杂嗟谓。
此间酒常薄,感怆兼饮泪。
诸贤送严子,各有伤时意。
林子序且图,下笔带远思。
严书满天下,身世尚相弃。
吾侪怀不平,扼腕定谁冀。
软红襟上痕,检点若梦寐。
怅然书与严,绝口向世事。

【注释】

严几道:严有翼,字济之。

属题:嘱托书写。江亭饯别:饯别友人的宴会设在江边亭子里。林琴南:指清末诗人、文学家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人。清代著名翻译家,与鲁迅同为《域外小说集》的作者。

委蛇:曲折盘旋的样子。

蒹葭(jiān yā):水生植物,泛指芦苇。蒹葭是江边常见的植物,此处形容江边的景色。

长廊:长长的走廊。市尘:指世俗的繁华景象。

西山:即西山寺,在杭州灵隐山麓。澹澹:淡薄的样子。含翠,指山上绿树茂盛,一片翠色。

行:行走。倚坐:坐着。杂嗟谓:随意交谈。

酒常薄:酒很清,没有酒味。感怆:伤感悲痛。兼:又。

时意:当时的意思或心情。伤时,指伤怀国事。

软红:柔软的红色物质,这里指华丽的衣饰。襟上痕:衣服上的斑点或痕迹。软红衣上痕,指林琴南的衣服上沾满了斑点或污迹。

检点:回想。若梦寐:像做梦一样虚幻飘渺。

怅然:失意的样子。书与严:写给严有翼的信。绝口:闭口不谈。向世事:谈论世事。

【译文】

小车缓缓前行,经过许多寺庙,眼前景物如数家珍。

江边亭子被芦苇阻隔,往来多次才到亭子前。

走下台阶离开尘世,长长的走廊扫尽世间的污秽。

推开窗子寻找西山,只见山上青葱茂密,绿意盎然。

或者步行或者静坐,彼此交谈或沉默不语。

这里的美酒很少,我伤感悲痛地喝着,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

各位贤士送严有翼,每个人心中都有伤怀国事之意。

林琴南挥笔写下这篇序言,笔下流露出深思远虑。

严有翼的文章遍传天下,可他仍然孤独无依。

我们这些人心怀不平,扼腕叹息不知该寄希望于谁。

华丽的衣饰上有斑点或污迹,回忆往事恍若梦境般虚幻飘渺。

我怅然地给严有翼写信,却闭口不谈世事沧桑。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林琴南对朋友严有翼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作者心中的悲愤情绪。

首句“小车何委蛇,到眼数诸寺。”描绘了一幅繁忙的送别场景,小车缓缓前行,经过许多寺庙,眼前景物如数家珍。这一句以“委蛇”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小车缓慢前行的情景,给人一种悠扬、宁静的感觉。同时,“何委蛇”也暗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次句“江亭阻蒹葭,往复久乃至。”描述了江亭周围的环境。江亭被芦苇阻挡,往来多次才到亭子前,表现出了一种艰难前行的状态。这句中的“荏苒”(往返)二字,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又反映出离别的无奈和辛酸。

三、四两句“拾级出市尘,长廊净扫地。”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走出江亭,踏着台阶走出喧嚣的城市,来到了一个清净的地方。长廊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拾级”、“长廊”、“净扫”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离别时的紧张氛围和内心的压抑感。

五、六两句“闻窗觅西山,澹澹略含翠。”则转向了对友人严有翼的描写。透过窗户寻找着西山的身影,只隐约看到山上青葱茂密的景色,仿佛只有绿色的叶子在微微颤动。这里的“澹澹”、“含翠”等词语,都描绘出了西山的朦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七、八句“或行或倚坐,语默杂嗟谓。”则继续描述了别离的场景。有的走着,有的坐着;有的人说话,有的人沉默不语。这种杂乱无章的对话,反映出了离别时的紧张气氛和内心的压抑感。

九、十句“此间酒常薄,感怆兼饮泪。”则转入了对离别后生活的感慨。这里的“感怆”一词,既表达了对离别的悲伤和痛苦,又暗示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不安。同时,“兼饮泪”三字,更是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十一、十二句“诸贤送严子,各有伤时意。”则转向了对朋友严有翼的关心和祝福。这里的“诸贤”指的是那些曾经送别的朋友们,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伤怀国事的心情。而严有翼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心中自然也充满了对他的期望和关怀。

十三、十四句“林子序且图,下笔带远思。”则是对林琴南的赞美和期待。这里的“林子”指的是林琴南,他是当时的一位知名学者。他的序言写得如此有深度和思考性,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关心和期待之情。而“下笔带远思”,则是对他未来能够有所成就的期望和祝福。

十五、十六句“严书满天下,身世尚相弃。”则再次表达了对朋友严有翼的关心和期待。这里的“严书”指的是严有翼的著作,他的才华横溢,著作丰富。然而,他的身世却似乎被世人所抛弃,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无奈。

十七、十八句“吾侪怀不平,扼腕定谁冀。”则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吾侪”指的是作者和其他人,我们这些志同道合之人都怀揣着不平之心。而“扼腕定谁冀”则是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值得依靠的人或事物来寄托我们的希望和梦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