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学为文,独喜柳子厚。《断刑》与《时令》,熟读常在口。
近人尚桐城,其论深抑柳。阳湖实支派,相袭亦已久。
柳文彼所轻,学柳更何有。奇人吾炜士,爱我忘其丑。
咨嗟愧室辞,沈至信高手。子亦毗陵宗,胡不惮众诟?
损名勿轻言,意子适被酒。

海藏楼杂诗

幼时学为文,独喜柳子厚。《断刑》与《时令》,熟读常在口。

近人尚桐城,其论深抑柳。阳湖实支派,相袭亦已久。

柳文彼所轻,学柳更何有。奇人吾炜士,爱我忘其丑。

咨嗟愧室辞,沈至信高手。子亦毗陵宗,胡不惮众诟?

损名勿轻言,意子适被酒。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幼时学为文,独喜柳子厚:《断刑》与《时令》,熟读常在口。
  • “学为文”指的是学习写作。
  • “独喜”表示特别喜欢或偏爱。
  • “柳子厚”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此处指他的文章。
  • “《断刑》与《时令》”可能是指柳宗元的两篇著名文章《断狱》和《天旱》。
  • “熟读常在口”表明这些文章经常被朗诵或背诵。
  1. 近人尚桐城,其论深抑柳。阳湖实支派,相袭亦已久。
  • “近人尚桐城”指的是现代学者倾向于推崇桐城派的文学风格。
  • “桐城派”是清代一个重要的散文流派,以其注重文义和技巧的精进而知名。
  • “其论深抑柳”意味着桐城派对柳宗元的批判较为严厉。
  • “相袭亦已久”表示这种观点和批评持续了很长时间。
  1. 柳文彼所轻,学柳更何有。
  • “柳文”指的是柳宗元的文章。
  • “彼所轻”指别人轻视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 “学柳更何有”表达了即便学习柳宗元的文章也不会受到他人的轻视。
  1. 奇人吾炜士,爱我忘其丑。
  • “奇人吾炜士”可能是对某人的称赞,称其为“奇人”。
  • “我爱”表明这个人非常受作者的喜欢。
  • “忘其丑”意味着对方的优点被作者忽略了,或者对方的不足并不影响作者对其的喜爱。
  1. 咨嗟愧室辞,沈至信高手。子亦毗陵宗,胡不惮众诟?
  • “咨嗟愧室辞”可能是指某种遗憾或自责的话语。
  • “沈至信高手”中的“沈至信”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名或称谓,“高手”表示在某个领域内技艺高超的人。
  • “子亦毗陵宗”中的“子”可能是某个人的自称,“毗陵”可能是指地名或家族名。
  • “胡不惮众诟?”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为什么不害怕别人的非议和指责?
  1. 损名勿轻言,意子适被酒。
  • “损名”可能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降低自己的名声。
  • “勿轻言”意味着不要轻率地发表意见。
  • “意子适被酒”中的“意子”可能是某人对自己或某人的昵称,“适被酒”可能是指恰好喝了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柳宗元的深厚感情和尊敬态度。通过对柳宗元及其文章的赞美,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