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称端四,节府推匋斋。
收藏甲天下,文采腾当时。
死忠诚得所,声价孰与齐?
平生辱见知,泣下视此题。
诗句释义:
- “金巩伯求题端午桥诗后” - “金巩伯”可能是指一个与端午节相关的人物或地点。“求题”表示请求创作诗文。“端午桥”可能是一个与端午节相关的地标或建筑。
- “京官称端四” - “京官”指的是在京为官的人,“端四”可能是指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的第四个天。这可能暗示端午节与端阳节有关。
- “节府推匋斋” - “节府”通常指节日庆典中的官府,“匋斋”是陶瓷收藏家的名字,这里可能表示陶斋是端午节期间的重要人物。
- “收藏甲天下” - “收藏”在这里指的是收集或拥有,“甲天下”意味着无与伦比,这里是形容陶斋的陶瓷收藏非常丰富或非常出名。
- “文采腾当时” - “文采”指的是文学才华或文采飞扬,“腾当时”表示在当时十分突出或显赫。这里可能是赞扬陶斋的文学才华或其作品在当时的影响。
- “死忠诚得所” - “死忠诚”指的是极其忠诚的态度,“得所”可能是指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或认可。这可能是对陶斋忠诚和贡献的一种肯定。
- “声价孰与齐?平生辱见知,泣下视此题” - “声价”指的是名声和价值,“孰与齐?”是疑问句,意为谁能够与之相比?“平生辱见知”表示过去曾受到别人的轻视或忽视,“泣下视此题”表示因为被误解而感到悲伤,泪水流下来观看这首诗作。
译文:
金巩伯向陶斋索要一首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作为纪念。陶斋应允并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赞美了陶斋的忠诚、文采以及他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地位。诗中表达了对陶斋过去的不公正待遇的不满,同时也展示了他对陶斋的深厚感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陶斋在端午节期间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陶斋过去遭遇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认可。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特色和陶斋的个人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