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系尤重。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系尤重。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诗句: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夸。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英气殊为害,风情每自嗟。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 译文: 随着年华的增长,我开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每当我参与宴会,总能感到自豪。尽管心中没有执着于修行(菩提),但美丽的外表依然吸引众人目光。我的锐气有时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我总是自我反思。在宴会的酒桌上,我常常想起那晚的雨声,不知是谁在弹奏琵琶。 赏析:
《戊戌》 微醉取酒意,倚楼聊共斟。 风情属初月,凉思在高林。 荷气清宜晚,车声远未沉。 鲁连将玉貌,不去定何心? 注释: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微醉后倚楼共饮的情景,以及他对初月和高林的感慨。 - “风情属初月”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 “凉思在高林”表现了诗人在凉爽的秋日中思考人生或未来的情景。 - “荷气清宜晚”描绘了夜晚荷塘中清爽的香气,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美好。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终日江声里,凭栏入楚乡。 - 注释: 整日浸泡在长江的涛声中,站在栏杆上进入楚国的土地。 - 译文: 整日在江边听着涛声中度过,直到到达了楚国的土地。 2. 暮云百重合,夜雨十分凉。 - 注释: 傍晚时分云层重重,夜晚下着细雨,天气异常凉爽。 - 译文: 傍晚时分,云层厚重,夜晚下起细雨,天气异常的凉爽。 3. 赤县忧空切,吴船梦较长。 - 注释:
解析: 郑孝胥的《上海旅社二首其一》以海畺信无事,沪渎复多娱。人意消歌舞,江波动画图。名浮真得损,计左遂成迂。谁见楼中客,灯前坐欲枯。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上海旅社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注释: - 海畺:大海; - 信:的确,确实; - 无事:没有事情发生,很闲适; - 沪渎:指上海市,是古代对上海的称呼; - 复多:又多了; - 人意:人们的意愿或想法; - 消:消磨;
题沈爱苍正阳集(丁酉) - 诗句释义: - 所积亦已久:意味着沈爱苍的文集积累了很长时间。 - 谁能默不言:暗指没有人能够沉默不语,即对沈的爱苍文集表示肯定和赞扬。 - 探喉殊整暇: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 出手见渊源:比喻沈爱苍的文章或学问有深厚的基础和渊源。 - 轶事皆庭训:所有的趣闻轶事都来自庭训,即都是经过庭训教育的内容。 - 高才定宿根
虹口(丁酉) 江流贯虹口,来往独匆匆。 海月横空澹,霜天带晚红。 虫沙期共化,骨肉事安穷。 谁判平生意,销沉向此中。 注释: 1. 虹口:地名,今上海市虹口区一带。 2. 江流贯虹口:指长江的水流穿过虹口地区。 3. 来往独匆匆:形容人流匆忙,来往不息。 4. 海月横空澹:海上的月亮高悬在空中,显得朦胧而平静。 5. 霜天带晚红:形容天色昏暗,但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晚霞红光。 6. 虫沙期共化
十三夜对月(戊戌) 秋月皎洁如此,诗人何不归? 诗言志,情寄意。此诗乃刘敞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闺中愁绪萦绕,旅中寒衣待穿。 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和旅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寒冷。 一顾江山浅,方知所徇微。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徇廊千百转,底处可忘机? 诗人在漫步的过程中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中,听着歌谣,心情稍微有些悲伤。我时常感到孤独,但内心仍然坚定不屈。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我的精力,我的才华也似乎正在衰退。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就能创造出雄奇的作品。 注释:兀兀腾腾:形容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样子。闻歌稍觉悲:听到歌声而有所触动,从而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孤怀时自振:孤独的心灵时常被激励振奋。百折理何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后,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注释】 1、照影吴波熟:比喻自己像照影于吴地江水中一样。 2、栖栖:忙忙碌碌的样子。岁又残:年岁又将过去。 3、雪成山万态:大雪覆盖的山,形态各异。 4、杨墨途宁合:杨朱和墨子的主张,即杨朱提倡利己主义,墨子提倡兼爱。 5、人天理:人间的道理。 6、逝川旨:指逝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赴鄂途中所作,诗人以自己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首联点明题意
注释: 六月十八日,风起 河干天已曙,深巷月犹明。 河干:河边,此处指京城。 残梦愁中断,孤蝉风外清。 残梦:未了的梦。愁断:愁绪断绝。 孤蝉:知了。 向来坚自掷,欲去惜终轻。 向来:从前。 坚:坚决。 欲去:打算离去。惜:爱惜。 此意何人会,踌躇独倚楹。 此意:此情此景。 会:理解、领会。 赏析: 《六月十八日风起(戊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夏日傍晚时分,因风而起而有所感触
朱游 田野幸亡事,东阁且小留。 四方多奇士,来者良可收。 丞相备宾主,于礼盖至优。 请君为郭隗,趋风或尔俦。 薛宣语从容,用意殊未周。 远不如承嘉,一言惊庸流。 小生乃相吏,狂直真朱游。 注释: 1. 田野幸亡事:田野中没有事情发生。幸,幸运、庆幸。 2. 东阁且小留:在东阁暂且停留一下。东阁,指代官职。 3. 四方多奇士:各地都有杰出的人才。 4. 来者良可收:前来的人都是有用的人。良,确实
江庐奴 王恭辟长史,江逰素所惮。 凌晨往自言,嗫嚅辞甚巽。 庐奴出帐中,对客罢漱盥。 闻之若未闻,默尔意傲岸。 独酌不及宾,臧获待再唤。 颇怪卿亦须,杯中物宁羡。 解惭恣一吸,未醉赪在面。 逡巡幸脱去,伺隙诚可窜。 自量固为难,出户震微叹。 注释:这首诗是王恭征召江逰做长史的诗,江逰因为害怕王恭,所以表现得非常谦卑,不敢直视王恭的眼睛。他听到王恭说“卿亦须”,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喝下一杯酒
味雪轩图 辨味必以口,未可与言味。 雪味味尤玄,孰解推其意? 味雪味在茶,舌本得深致。 非甘亦非淡,仙境吸沆瀣。 或疑味在梅,疏枝耿窗外。 天花正交舞,幽香忽微至。 又疑味在酒,却寒宜薄醉。 冲然适其适,醇旨若可会。 不然味在诗,思发觉有异。 雪中获神助,逸语夐出世。 寻味入非非,得味自天际。 试约轩中人,冲寒共驴背。 注释:辨味必以口,意味着品尝味道必须通过我们的感官。未可与言味
这首诗是诗人对樊云门踏月之作的答诗,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 酒罢各引去,初月犹在西。 - 酒后告别,月光还挂在西边。 注释:这里的“引去”可能指的是分别离开,而“初月犹在西”则描绘了夜幕下月亮依然高挂的情景。 - 且谈且徐步,馀兴如忘归。 - 一边说话一边慢慢行走,兴致高昂好像忘记了回家。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畅谈至晚、兴致盎然
【注释】 1. 朝日满园春过半:清晨的阳光洒满了整个花园,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2. 绝艳为云云欲散:如此艳丽的花朵就像云彩一样将要飘散。 3. 徘徊已倦更淹留:已经感到疲惫,更加留恋地驻足不前。 4. 醉梦虽酣难把玩:虽然醉意浓厚,但难以细细欣赏。 5. 微红渐褪旋成晕:微红逐渐消失,形成了晕圈。 6. 浅碧独倾尤有韵:浅绿色的部分独自倾泻,显得别有韵味。 7. 一年能得几日看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江户旧游非梦寐,眼前雨山尝同醉。 人间陵谷事堪惊,无恙吾侪默相对。 此心历劫终不改,我与乾坤孰坚脆。 但持常理待无常,苍狗白衣从变态。 春申流寓忽数载,文字相娱加笃爱。 君今北行何所览,阙里岱宗思一拜。 寻碑扪石或有得,吊古哀时必增慨。 知君平生重忠义,邪说安能容鼠辈。 莫嗟孔氏久无徒,回首沧桑老夫在。 逐句释义: 1. 江户旧游非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