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
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
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
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
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
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
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
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
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
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

这首诗是徐室女新华的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徐室女新华哀诗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
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
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
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
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
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
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
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
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
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

注释:

  1.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 “女子幼入学”指的是女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
  • “稍长绝可喜”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变得非常令人愉悦。
  1.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 “沪滨”是指上海的海边。
  • “盛学校”意味着有很多学校。
  • “掌中珠”指的是珍贵的珠宝。
  • “化作蛇与虺”形容这些女孩的命运如同毒蛇和毒物一样危险。
  1.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
  • “异哉徐室女”表示徐家的女儿与众不同。
  • “天性秉孝悌”指的是她天生具备孝顺和忠诚的品质。
  • “其兄远游学”指她的哥哥去远方学习。
  • “阖室奉祖妣”表示全家人都尊敬并照顾她的祖母。
  • “能承大母欢”表明她能够很好地照顾她的母亲。
  • “以女兼孙子”意味着她作为孙女也继承了家族的血脉。
  1. 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
  • “恋亲且好学”表示她既关心家人又热爱学习。
  • “不嫁尝自矢”意味着即使不结婚也不后悔。
  • “文字渐有名”指的是她逐渐出名了。
  • “浩瀚若秋水”比喻她的文章或学识像秋天的江水一样广博深远。
  1. 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
  • “徐君出示我”指的是徐家的人向她展示了一些物品。
  • “涕下不可止”表示她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无法停止。
  • “女亡二十一”指的是徐家的女儿去世二十一岁了。
  • “短折定何理?”询问为什么她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1. 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2.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吾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
  • “盈盈玉雪枝”形容她的美丽如同洁白的玉石和雪花一样纯净。
  • “忽作尘土委”意味着她突然化为尘埃消失了。
  • “人言才妨命”指的是人们认为她过于聪明才智可能会伤害自己的生命。
  • “悔痛实无比”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悔恨和无尽的悲痛。
  • “所馀仅翰墨”,表示她剩下的只有笔墨纸张等文房四宝。
  • “魂魄必依此”意味着她的精神和灵魂都依赖这些东西来存在。
  1. 赏析:
    这首诗是徐氏之女的哀诗。从整体来看,诗篇通过描述徐氏之女从小接受教育、长大成名、不幸早逝以及她留下的遗物等方面来表达对这位年轻女性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徐氏之女性格特点和遭遇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