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
左子异求题文襄公二十九岁小像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赏析:这首诗是左子异为文襄公的小画像所作的题词。左子异对文襄公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他赞美文襄公收复新疆的功绩,赞扬他的《吾学录》理正而藏匿,以及他的直言敢谏、敢于犯上的勇气,都是值得称道的美德。然而,他也指出了文襄公的缺点和错误,认为他的一些行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过于激进,甚至有些偏激,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左子异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文襄公的敬仰之情。他认为文襄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他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他也强调了忠诚与正直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赏析:这首诗是对文襄公收复新疆后所创作的《吾学录》的赞誉。左子异认为文襄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能够以理服人、以德治国,这使他感到非常满意和自豪。同时,他也赞赏文襄公在面对混乱局面时所表现出的坚定立场和勇敢精神,认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左子异也指出了文襄公的一些小缺点。他认为文襄公在某些方面过于激进,甚至有些偏激,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的国家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他也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并表示愿意接受批评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
赏析:这首诗是左子异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反思和批判。他首先感叹当前的祸患和困境,认为老一代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和严重性。然而,他也认为在良好的治理下,人们应该遵循相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遵守礼义。
他发现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风气和不正之风,如邪说盛行等,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他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无法看到更好的社会状况,只能在纸上思考和想象。
这首诗反映了左子异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看法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