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违仁,造次与颠沛。
斯时念未起,犯险曾不悔。
吕公有族侄,游反夜方晦。
严寒忽失足,水深不可厉。
同行空惊叫,相顾莫为计。
吕公径赴水,挽侄履平地。
重裘虽尽湿,勇气真盖世。
定知有神助,欢喜失狼狈。
坐言与起行,抚己每多愧。
瞑目试思之,勿遽矜我辈。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他以“诗仙”著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仁者不违仁,造次与颠沛。
仁者不会背离仁义之道,即使在匆忙或困境中也不改变。斯时念未起,犯险曾不悔。
当时没有考虑后果,即使冒着危险也从不后悔。吕公有族侄,游反夜方晦。
吕公有个堂兄的儿子,晚上外出游玩时天已很晚了。严寒忽失足,水深不可厉。
突然在寒冷中跌倒,水很深,不能踩下去。同行空惊叫,相顾莫为计。
同伴们吓得大声呼喊,却没有人能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吕公径赴水,挽侄履平地。
吕公直接跳入水中,把侄子拉上岸。重裘虽尽湿,勇气真盖世。
尽管全身湿透,但吕公的勇气却真的无与伦比。定知有神助,欢喜失狼狈。
相信一定是神帮助了他,他高兴得失去了形象。坐言与起行,抚己每多愧。
坐在那里谈论着,自己却常常感到惭愧。瞑目试思之,勿遽矜我辈。
闭上眼睛想想吧,不要急于夸耀我们这些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勇敢、无私行为的诗。通过描述吕公救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行为的认可和赞扬。诗中的吕公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救出了自己的侄子,这种无私的行为让人感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和道德勇气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