缜密精勤见意理,平平无奇乃如此。
必有神明逝不传,但觉寻常犹人耳。
君臣相知古难言,荷戈一去真主恩。
名高取忌谁能保,忠顺勤劳是本根。

【注释】

缜密精勤:精细、周密。见意理:领悟道理、意义。

神明:神妙的技艺。逝不传:无法传授。寻常:平常。耳:听。

君臣相知:君主与臣子之间相互了解,指君臣关系。古难言:古代难以说清的事情。荷戈一去:拿着武器离开。真主恩:真心感激君主的恩情。

名高:名声很高。取忌:招来嫉妒。谁能保:谁又能保护呢?

忠顺勤劳:忠诚和勤奋。本根:根本。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林文忠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字。此诗写于南宋初年,当时宋金议和,岳飞被解除兵权,出守建康府兼都督府事。诗中通过赞颂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卖国求荣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首联两句,诗人赞叹林公手书日记的字迹,其字“缜密精勤”,字里行间透露着林公“见意理”的精湛功力,而字“平平无奇”却令人觉得“如此”。这看似矛盾的说法,实则表明了林公书法的高绝,字虽平淡无奇,但能体现出他深不可测的思想感情。

颔联两句,诗人进一步赞扬林公的书法。这里所说的“神明”,是指林公书法的笔力刚健有力,“逝不传”则说明他的这种笔力是无法传授出来的。然而“必有神明逝不传”,却又让人感到林公的书法似乎很平凡,然而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

颈联两句,诗人转而从政治角度来赞扬林公。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古难言”的典故。“君臣相知古难言”,指的是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是自古以来难以说清楚的,而“荷戈一去真主恩”,则是指林公出使金营,以身许国的故事。

诗人再次回到书法的角度上来赞扬林公。这里的“忠顺勤劳是本根”,指的是林公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他一生所遵循的做人原则。“名高取忌谁能保,忠顺勤劳是本根”这两句话,既表明了林公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也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