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奉母母奉佛,为母造塔摹金经。
敦煌唐拓诚悬笔,笔势与塔双峥嵘。
此经传世寿无量,有若母寿资长生。
我闻世间人子意,奚翅佛力无不能。
试观彼佛亦人子,何待功德侔丘陵。
适园胜迹谁来访,柳经郑记应齐名。

【注释】

张钧衡:人名。

为母造长生砖塔:为母亲建造长寿的砖塔。

摹刘诚悬所书金刚经于石:把刘诚悬书写的金刚经刻在石头上。

敦煌唐拓诚悬笔,笔势与塔双峥嵘:用敦煌的唐代拓片,刘诚悬的笔迹和砖塔一样高大壮丽。

此经传世寿无量,有若母寿资长生:这部经文能够传下来,使母亲的寿命无穷无尽。

我闻世间人子意,奚翅佛力无不能:我听说世上的人对子女的感情是无限的,连佛的力量也不能比啊!

适园胜迹谁来访?柳经郑记应齐名:哪里还有人来欣赏这个园林的美景呢?柳经郑记都是有名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张钧衡为他母亲造长生砖塔并摹写刘诚悬所书金刚经于石的一首诗。诗中赞扬了张君敬奉佛法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张君的赞美之情。

首联点出张钧衡为母造塔之事。他虔诚地为母亲建造一座长寿的砖塔,又请来刘诚悬的手迹,将其刻在石碑上。

颔联赞颂刘诚悬的书法。他的笔势刚健挺拔,与砖塔一样高大壮丽。而这部金刚经则能够代代相传,使母亲的寿命无穷无尽。这两句诗将刘诚悬的书法和金刚经联系起来,既赞美了刘诚悬的书法,也赞美了金刚经的价值。

颈联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认为世上的人对子女的感情是无限的,连佛的力量也无法与之相比。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奚翅”一词,表示“哪里能够相比”的意思。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张君敬奉佛法和孝顺母亲的深深敬佩之情。

尾联以问句收束全诗,表达诗人的感慨。诗中提到张君在适园修建园林,还留下了许多胜迹。然而如今这些胜迹已经无人来访,只有柳经郑记等古迹依旧名扬四海。这一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