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帖久纷纭,何处寻用笔。
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
【注释】
思缄:即张思缄,唐代诗人。官帖:官家所发之文告。纷纭:纷乱。墨卿: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新唐书》称其为“文章巨公”,“古文运动”的先驱者。太虚室:意指虚无的境界,指神仙世界,这里比喻韩愈的书房。
【赏析】
这首诗是说,官家的文书久已纷乱,哪里还用笔来写信?我要找韩愈写一封书信。信中说:“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意思是说,我和你(韩愈)都是古人,我们见面在虚无的仙境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韩愈的敬慕之情。
官帖久纷纭,何处寻用笔。
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
【注释】
思缄:即张思缄,唐代诗人。官帖:官家所发之文告。纷纭:纷乱。墨卿: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新唐书》称其为“文章巨公”,“古文运动”的先驱者。太虚室:意指虚无的境界,指神仙世界,这里比喻韩愈的书房。
【赏析】
这首诗是说,官家的文书久已纷乱,哪里还用笔来写信?我要找韩愈写一封书信。信中说:“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意思是说,我和你(韩愈)都是古人,我们见面在虚无的仙境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韩愈的敬慕之情。
诗句: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夸。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英气殊为害,风情每自嗟。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 译文: 随着年华的增长,我开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每当我参与宴会,总能感到自豪。尽管心中没有执着于修行(菩提),但美丽的外表依然吸引众人目光。我的锐气有时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我总是自我反思。在宴会的酒桌上,我常常想起那晚的雨声,不知是谁在弹奏琵琶。 赏析:
《戊戌》 微醉取酒意,倚楼聊共斟。 风情属初月,凉思在高林。 荷气清宜晚,车声远未沉。 鲁连将玉貌,不去定何心? 注释: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微醉后倚楼共饮的情景,以及他对初月和高林的感慨。 - “风情属初月”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 “凉思在高林”表现了诗人在凉爽的秋日中思考人生或未来的情景。 - “荷气清宜晚”描绘了夜晚荷塘中清爽的香气,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美好。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终日江声里,凭栏入楚乡。 - 注释: 整日浸泡在长江的涛声中,站在栏杆上进入楚国的土地。 - 译文: 整日在江边听着涛声中度过,直到到达了楚国的土地。 2. 暮云百重合,夜雨十分凉。 - 注释: 傍晚时分云层重重,夜晚下着细雨,天气异常凉爽。 - 译文: 傍晚时分,云层厚重,夜晚下起细雨,天气异常的凉爽。 3. 赤县忧空切,吴船梦较长。 - 注释:
解析: 郑孝胥的《上海旅社二首其一》以海畺信无事,沪渎复多娱。人意消歌舞,江波动画图。名浮真得损,计左遂成迂。谁见楼中客,灯前坐欲枯。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上海旅社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注释: - 海畺:大海; - 信:的确,确实; - 无事:没有事情发生,很闲适; - 沪渎:指上海市,是古代对上海的称呼; - 复多:又多了; - 人意:人们的意愿或想法; - 消:消磨;
题沈爱苍正阳集(丁酉) - 诗句释义: - 所积亦已久:意味着沈爱苍的文集积累了很长时间。 - 谁能默不言:暗指没有人能够沉默不语,即对沈的爱苍文集表示肯定和赞扬。 - 探喉殊整暇: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 出手见渊源:比喻沈爱苍的文章或学问有深厚的基础和渊源。 - 轶事皆庭训:所有的趣闻轶事都来自庭训,即都是经过庭训教育的内容。 - 高才定宿根
虹口(丁酉) 江流贯虹口,来往独匆匆。 海月横空澹,霜天带晚红。 虫沙期共化,骨肉事安穷。 谁判平生意,销沉向此中。 注释: 1. 虹口:地名,今上海市虹口区一带。 2. 江流贯虹口:指长江的水流穿过虹口地区。 3. 来往独匆匆:形容人流匆忙,来往不息。 4. 海月横空澹:海上的月亮高悬在空中,显得朦胧而平静。 5. 霜天带晚红:形容天色昏暗,但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晚霞红光。 6. 虫沙期共化
十三夜对月(戊戌) 秋月皎洁如此,诗人何不归? 诗言志,情寄意。此诗乃刘敞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闺中愁绪萦绕,旅中寒衣待穿。 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和旅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寒冷。 一顾江山浅,方知所徇微。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徇廊千百转,底处可忘机? 诗人在漫步的过程中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中,听着歌谣,心情稍微有些悲伤。我时常感到孤独,但内心仍然坚定不屈。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我的精力,我的才华也似乎正在衰退。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就能创造出雄奇的作品。 注释:兀兀腾腾:形容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样子。闻歌稍觉悲:听到歌声而有所触动,从而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孤怀时自振:孤独的心灵时常被激励振奋。百折理何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后,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注释】 1、照影吴波熟:比喻自己像照影于吴地江水中一样。 2、栖栖:忙忙碌碌的样子。岁又残:年岁又将过去。 3、雪成山万态:大雪覆盖的山,形态各异。 4、杨墨途宁合:杨朱和墨子的主张,即杨朱提倡利己主义,墨子提倡兼爱。 5、人天理:人间的道理。 6、逝川旨:指逝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赴鄂途中所作,诗人以自己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首联点明题意
注释: 六月十八日,风起 河干天已曙,深巷月犹明。 河干:河边,此处指京城。 残梦愁中断,孤蝉风外清。 残梦:未了的梦。愁断:愁绪断绝。 孤蝉:知了。 向来坚自掷,欲去惜终轻。 向来:从前。 坚:坚决。 欲去:打算离去。惜:爱惜。 此意何人会,踌躇独倚楹。 此意:此情此景。 会:理解、领会。 赏析: 《六月十八日风起(戊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夏日傍晚时分,因风而起而有所感触
【赏析】 此诗为读丁夫人传而作。“书言母丁夫人传后”,点明题旨,即读了丁夫人的传记后的感受和看法。丁夫人是宋代女诗人黄庭坚的母亲,她以高超的才学在北宋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因时代原因,未能施展抱负。黄庭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而对丁夫人的生平事迹作了评价。 首联“积诚能动天,此理难悉究。”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诚心诚意,就能感动天地,这个道理虽然难于理解透彻,但是事实的确如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析: 1. 俭不患贫殊有味,外物难夺理尤至。 - 译文:节俭而不担心贫穷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外在物质难以夺取内心的坚定道理。 - 注释:俭(简朴),患(担忧),殊(特别)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看法,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它能够让人内心充实、不受外界物质诱惑所动摇。这里的“理”指的是内心的坚定原则。 2. 一生阅历得名言
荣县赵府君诗 荣县的赵御史,为兄长的去世而哀伤。 弟兄俩已经过了七十岁,感情依然像孩子一样纯真。 这个世间真是让人厌恶啊,这种事情又能怪谁呢? 我想起光绪年间,天地间到处都是那些青蝇。 御史在朝堂上站立,声名显赫,声音响亮。 文字绝妙雄健,才华飞扬腾跃。 公卿们只是侧目而视,亲贵们谁敢接近? 赵府君正在努力从事农业劳动,他的居所靠近县城。 他怎么会知道御史尊贵的身份呢?他只是念及手足之情。
【解析】 此诗为五言绝句。首联两句,“既以断为连”是说把断裂的地方连结起来;“复以斜为正”是说又把倾斜的地方纠正过来。颔联两句,“字字巧相衔”是说每一个字都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得之法当圣”意思是得到这种写法的人一定是圣人。颈联两句写诗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把断裂的地方连结起来,又把倾斜的地方纠正过来。尾联两句诗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字字巧相衔”是说每一个字都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注释】 六月十七日,诗人在三贝子园观赏荷花。 荷香(hē xiāng)久乃闻:荷花的芳香早已闻到了。 弥满:充满了。 初日加清凉:清晨的阳光格外清新凉爽。 一碧已照眼:眼前一片青翠。 涩甘得殊味:荷花的味道又苦涩又甘甜,别具一格。 袭人千步远:清香袭人,令人心旷神怡。 深红绝可念:鲜艳的红色让人难以忍受。 风露凝未散:露水和风中的香气还留在花朵上没有散去。 曲桥映高柳
【注释】 三月初十:农历三月十一日。夜直:值夜班。 主辱臣不忧:君主受辱,臣子不忧虑。主辱,指君主被贬谪或受侮辱。 或乃以为快:或许认为是一种解脱或庆幸。 盗臣犹称臣,大盗不以械:盗贼尚且自称是臣子,而那些大盗却不用刑具对待他们。 楚歌殊逼人,耳熟亦无怪:楚国的歌声特别使人感到凄楚悲伤,因为楚国的民歌非常熟悉,听到时并不感到奇怪。 忍能扼其吭:忍受着不能杀头的痛苦。扼其吭,指扼住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