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
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
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
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
所学作何用,徒为知己羞。
【注释】
息庵:作者在龙州所建的草庵。阿:你。赋诗必龙州:指作者写诗时,常常以龙州为背景。
龙州:即今广西龙州县,古称龙城。我方壮:我正年轻有为。短后经三秋:经过三年的时间。
边民:边境的人民。幸:庆幸。安枕:安然安稳地睡觉,比喻安居乐业。将士:指守边的官兵和战士。和无尤:和睦相处没有怨恨。
兴学:创办学校。乃吾罪:是我自己的过错。肇乱:挑起祸乱。终难收:最终难以收拾。
弹指二十年:一转眼就是二十年了。沧海:大海。
所学作何用:所学到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徒为知己羞:只给知己人丢脸。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感时伤世、怀才不遇的诗歌。
第一联“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诗人自谦说自己喜欢安静的生活,所以选择龙州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在这里创作诗歌。第二联“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表达了自己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有所成就,只是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间已经三年过去了。第三联“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表达了自己看到边境的人民能够安然安稳地生活,而将士们也能够和睦相处,没有怨恨。第四联“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兴学”即办学,这里指的是创办学校。诗人认为自己办学是错误的,最终也难以收拾。第五联“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转眼间已经是二十年过去了,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六联“所学作何用,徒为知己羞。”诗人感到自己所学无所用,只会给自己带来耻辱。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龙州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希望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