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未见花,今年归非早。
留花若相待,寒雨兼可恼。
残妆偶映日,一顾殊草草。
雨中已堪怜,放晴花又老。
傍檐复临池,二株稍娟好。
因寒却成瘦,含艳奈微缟。
盛时嗟非盛,坠片忍遽扫。
【注释】:
- 杂诗:即《杂感》,诗人自作的五言古诗,内容多感慨身世、抒发忧愤。
- 去年未见花:指前一年(公元760年)春天,长安城里的牡丹尚未盛开。
- 今年归非早:指自己今年春天归来时,正值百花凋谢,牡丹还未开。
- 留花:指留住春天的花朵。
- 寒雨:指初春时节,天气寒冷,雨水淅沥。
- 残妆:指残妆未卸的美人。
- 一顾:一次回头或回顾。
- 草草:形容匆忙的样子。
- 怜:爱。
- 放晴:天气转暖和了。
- 二株:指牡丹。
- 娟好:美好,秀丽。
- 因寒却成瘦:意思是因为寒冷,反而长得纤细瘦弱。
- 含艳奈微缟:意思是含羞带怯的牡丹,又怎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 盛时:花开最旺盛的时候。
- 坠片忍遽扫:意思是落花落地后,不忍立刻清扫,怕伤了花瓣。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五言杂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体悟。全诗通过对牡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常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的情感。
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牡丹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表现了牡丹的美丽与脆弱。第五句则通过一个“留”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第六句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动人,令人难以割舍。最后两句则是对前四句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视之情。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抒情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