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何来射明月,映澈秋毫久方灭。
若非发自案上经,毋乃吐从笔端血。
写经人往血不枯,造因得果理岂诬。
鼓盆未信庄生达,历劫犹应看画图。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首联“暗室何来射明月,映澈秋毫久方灭。”意思是:在黑暗的屋子里怎么会射到皎洁的明月呢?但那射到的月光却能照彻秋毫,久久不灭。这里以月亮比喻经文,意在说明经书之重要、价值之大。颔联“若非发自案上经,毋乃吐从笔端血。”意思是:如果不是从案桌上取出来的经文,那就只能是从笔尖流出的血。这是说经文是经过作者辛勤笔耕才得来的。颈联“写经人往血不枯,造因得果理岂诬。”“写经”指抄写佛经。“造因得果理岂诬”,意为抄写佛经的人虽然辛苦劳作,但所得的好处却是很大的,所以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因果报应。尾联“鼓盆未信庄生达,历劫犹应看画图。”意思是:庄子鼓盆而歌,人们不相信他的话。但历史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今天仍然可以看见这幅画。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

【答案】

示例1: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写经图》的来历。首联“暗室何来射明月,映澈秋毫久方灭。”意思是:在黑暗的屋子

里怎么会射到皎洁的明月呢?但那射到的月光却能照彻秋毫,久久不灭。这里以月亮比喻经文,意在说明经书之重要、价

值之大。颔联“若非发自案上经,毋乃吐从笔端血。”意思是:如果不是从案桌上取出来的经文,那就只能是从笔尖流出的血。

这是说经文是经过作者辛勤笔耕才得来的。颈联“写经人往血不枯,造因得果理岂诬。”“写经”指抄写佛经。“造因得果理岂诬

”,意为抄写佛经的人虽然辛苦劳作,但所得的好处却是很大的,所以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因果报应。尾联“鼓盆未信庄生达,历劫犹应看画图。”

意思是:庄子鼓盆而歌,人们不相信他的话。但历史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今天仍然可以看见这幅画。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

示例2:本诗为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写经图》。第一句“暗室何来射明月”,以月亮比喻经文,意在说明经书之重要、价

值之大;第二句“映澈秋毫久方灭”,以秋毫喻经文,意在强调经文的精细、准确;第三句“若非发自案上经,毋乃吐从笔端血”,用笔

端流血来说明经文的重要性;第四句“写经人往血不枯”,用写经人的辛苦来说明经文的价值;第五句“造因得果理岂诬”,用因果报应

来说明经文的价值;第六句“鼓盆未信庄生达”,用庄子鼓盆的故事来说明经文的价值;第七句“历劫犹应看画图”,用历史的经

验来说明经文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