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杏林不自保,年年作花饷诸老。
过眼承平非我春,只恐诗情被花恼。
写取风光几度吟,寻花莫惜入山深。
游踪岁月须勤记,聊慰空山槁饿心。

【注释】

①宝瑞臣:即王宝瑞,北宋诗人,字子端,号梅溪。

②旸台:指太白山,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境,因山顶有台如日出而得名。

③饷:赠送。老:年老的诗人。

④承平:太平盛世。

⑤诗情:诗兴或诗情。

⑥写取风光几度吟:意思是多次吟诵这美丽的风景。写取:描写、记录。几度:多次。

⑦寻花莫惜入山深:意思是不要吝惜进入更深的山林中去寻找美丽的花朵。

⑧空山槁饿心:意思是即使身处荒山野岭,也要努力寻找食物来充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宝瑞在游览太白山时所作。全诗共四联,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太白山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诗人以“秀峰杏林不自保,年年作花饷诸老”开篇,表达了他对太白山上杏树的喜爱之情。杏树在春天盛开,香气四溢,令人陶醉;而诗人则每年都会去采摘这些美丽的花朵送给年老的友人。这种互相馈赠的行为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深深的情谊。

“过眼承平非我春,只恐诗情被花恼”。这里,诗人用“过眼承平”来形容自己所处的时代虽然繁华,但并不属于自己的春天;而他却担心自己的诗情会被这美丽的花朵所干扰。这里的“诗情”指的是诗歌创作的灵感或情感,而“花恼”则是对花香的比喻,表示花香让人感到愉悦。

“写取风光几度吟,寻花莫惜入山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多次吟诵了这美丽的风景,因此他不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去寻找更多的花朵。这里的“写取”和“寻花”都是动词,表示诗人的行动。而“入山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寻找花朵的决心和毅力。

“游踪岁月须勤记,聊慰空山槁饿心。”这句诗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这次游览太白山的经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更加珍惜与朋友们之间的友谊。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因此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白山的美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