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得乞休,平生事已毕。
人间犹可乐,付与闲岁月。
辽沈万馀里,国势颇郁勃。
功成何必我,长策宜早决。
预期二十年,治水未可忽。
北境湖波平,南疆河流达。
次之比湘赣,上之比苏浙。
他时水乡人,乐土好生活。
岂知今朔漠,一变为于越。
所嗟悠悠者,或作而或辍。
肉食不足谋,继起孰人杰?
自馀小得失,姑置勿强聒。
天心果助我,吾志行当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治理洪水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期待。
首句“七六得乞休”,指的是作者在七十六年后得以请求退休,这反映了作者长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辛勤付出。第二句“平生事已毕”,表示作者已经完成了一生的事业,可以安心地退休了。
第三句“人间犹可乐”,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的美好和希望的赞美。第四句“付与闲岁月”,表示作者将把时间投入到悠闲的生活和享受中。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治理情况。“辽沈万馀里,国势颇郁勃”表示国家的辽阔和繁荣;“功成何必我,长策宜早决”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担忧,认为应该尽早下定决心,而不是等待时机。
最后几句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感慨。“预期二十年,治水未可忽”,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洪水工作的期待;“北境湖波平,南疆河流达”描绘了国家治理后的美景;“次之比湘赣,上之比苏浙”则表示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整首诗通过对治理洪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发展和治理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