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袖晓寒添。才罢晨妆掩镜奁。脸晕消红眉减翠,恹恹。修到梅花亦可怜。
花艳尚如前。咏月吟风句懒拈。斜倚玉窗人倦也,仙仙。疏影清香扑画帘。
【注释】
罗袖:指代女子的袖子。晓寒:早晨的寒冷。才罢晨妆:刚刚梳洗完毕。掩镜奁:把镜子盖好。脸晕:脸色苍白。厌恹恹:形容心情烦闷的样子,这里借指画中人。修到梅花亦可怜:意指自己已经达到了如此地步,连梅花也显得有些可怜了。
仙仙:形容人的动作轻盈、优美。疏影清香扑画帘:形容画中的梅花香气四溢,飘拂在帘子上,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清幽的香气。
【译文】
清晨起来,我刚刚梳洗完毕,正准备照镜梳头时,忽然觉得有点冷,于是赶紧将镜子盖上。画中女子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眉毛也变得翠绿了。她看起来有些不高兴,似乎心事重重,就像这梅花一样。
虽然我已经很努力地描绘了花的艳丽和月的明亮,但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懒得再提笔吟诗咏月了。我斜倚在窗户边,人有些疲倦了,但看到这幅画,心情还是很好。画中的梅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飘落在了帘子上,整个画面都洋溢着清幽的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小词,描写的是画中人的形象。全词从人物的神情、服饰等细节入手,通过生动的比喻、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的娇弱与多愁善感,以及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词中还融入了一些诗词典故,使得整首词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词的开头两句“罗袖晓寒添。才罢晨妆掩镜奁”,描绘了画中女子刚起床时的情态。她轻轻挽起袖子,露出娇嫩的手臂,然后匆匆去梳妆打扮。然而,就在她刚刚梳洗完手,准备照镜整理头发的时候,突然发现窗外一片冰冷的晨风袭来,顿时感觉一阵寒意袭来,不由得赶紧用袖子遮挡了一下。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画中女子对寒冷天气的敏感反应以及她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的反应。
接下来“脸晕消红眉减翠”,则进一步描绘了画中女子的美丽容貌。她的脸颊因为晨间的寒冷而泛起了红晕,双眉也因为羞涩而变得更加娇艳。这些细节描绘了画中女子的娇美容颜以及她在面对晨光时的微妙变化。
“修到梅花亦可怜”一句更是点睛之笔,它表达了画中女子对自己美貌的自谦以及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这里的“梅花”不仅是指现实中的梅花,更暗含了画中女子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词,作者以更加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中女子的情绪变化及其内心世界。“花艳尚如前”,意指画中的梅花依然美丽如初,与现实生活的纷扰相比,显得更加纯净和高雅。然而,即便如此,画中女子似乎仍觉得有些不满足,因此“咏月吟风句懒拈”,“咏月吟风”都是文人墨客常用的抒情手法,但在这里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可能是因为画中女子并不擅长这些技巧。她只是简单地斜倚着窗户,欣赏着外面的景色,却懒得再去吟诵那些空洞无用的诗句。
“仙仙”一词在这里用来形容画中女子的姿态优雅而轻盈,宛如仙子一般。而“疏影清香扑画帘”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画中梅花的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画面之中。这不仅仅是对画面美感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画中的梅花如同诗人的情感一般,清新脱俗,令人陶醉。
最后一句“仙仙”再次出现,强调了整幅画作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暗示了画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她虽然已经达到了如此地步,但仍然觉得有些不足,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她显得更加复杂而真实,也为整首词增添了更多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