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宰桐乡便作家,甘棠阴里种桑麻。
山中安石留棋墅,屏后扶风列绛纱。
死悟前因仍是月,生无一日不看花。
口碑尽有遗民戴,岂止天台老衲夸。
袁简斋先生生挽诗
作宰桐乡便作家,甘棠阴里种桑麻。
山中安石留棋墅,屏后扶风列绛纱。
死悟前因仍是月,生无一日不看花。
口碑尽有遗民戴,岂止天台老衲夸。
注释:
- 作宰桐乡便作家——在桐乡做官就像在家一样自在。
- 甘棠阴里种桑麻——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就像甘棠树的阴凉一样让人安心。
- 山中安石留棋墅——在山中隐居时留下了一座别墅,用以养性修身。
- 屏后扶风列绛纱——屏风后面摆放着一盆扶风,用绛红色的纱帘装饰。
- 死悟前因仍是月,生无一日不看花——在死亡面前能悟出人生的道理,就像每天看月亮一样。
- 口碑尽有遗民戴,岂止天台老衲夸——口碑和名声都是因为那些忠心耿耿的老百姓所支持,这难道只是对那位天台的老僧的夸赞吗?
赏析:
这是一首挽词,作者袁简斋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学理论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通过对袁简斋一生的描绘,展示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
“作宰桐乡便作家”这句话表达了袁简斋在担任桐乡知县期间,以人民为本,勤政爱民的高尚品质。他像在家一样自在地处理政务,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这里的“作家”一词,既形容他处理政务的能力,也表达了他对民众的关爱之情。
“甘棠阴里种桑麻”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袁简斋在治理桐乡时的举措。他在政府机构周围种植桑树,寓意着官员应该像甘棠树一样,为百姓遮荫,为民造福。同时,他还提倡农民种桑养蚕,增加农民的收入,体现了他关心民生、发展经济的远见卓识。
“山中安石留棋墅,屏后扶风列绛纱”两句诗描绘了袁简斋在隐居生活中的优雅与宁静。他选择在山中隐居,建起了一座别墅,供自己养性修身。同时,他还精心布置了屏风后的环境,挂上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营造出了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这些细节描写都展现了袁简斋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己清高品格的坚持。
“死悟前因仍是月,生无一日不看花”这两句诗揭示了袁简斋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他认为生命如同月亮一样有规律,无论生死都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同时,他也认为生活充满了美好与希望,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花朵。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敬佩。
“口碑尽有遗民戴,岂止天台老衲夸”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袁简斋的敬仰和怀念。他的口碑和声誉已经传遍了四方,不仅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甚至连天台的老僧都为之赞叹不已。这种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和深厚的文化影响力证明了袁简斋一生的贡献和成就。
这首诗通过赞美袁简斋的一生和品质,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怀和卓越才华。它既是对他生前事迹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