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东南又北行,客途览胜宕诗情。
关山寄迹频题咏,时事伤怀自品评。
腹笥便从书里蓄,心花怒向笔头生。
何堪满纸歌当哭,悽怆中原写不平。

【题解】

这是一首写于旅途中的感怀诗。诗人历尽东南西北,在客途中饱赏胜景,却时时触景生情,抒发自己的伤时之情。他常借书以寄托心志,把心中的喜怒哀乐都倾注到纸上,而满纸都是歌咏中原的诗句,却不免有悲怆之音。

【注释】

①雅堂:这里指书房,作者自号。

②大陆:指中原地区。

③宕(dàng)诗情:指游山玩水时的豪放诗情。

④关山:指边远地区。

⑤寄迹:寄寓、寄身。

⑥品评:鉴别、评论。

⑦腹笥(fǔsì):比喻学识渊博。语出《汉书·扬雄传》:“子云每读圣人之《书》,有所叹服,遂仰天而叹曰:‘嗟呼!吾独不得早处夫子之门。’”

⑧心花怒向笔头生:形容文思泉涌,灵感不断。

⑨何堪:如何承受得起。

⑩悽怆: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人历尽东南西北的风尘,在旅居中饱观了祖国的山河胜景,但时时触景生情,抒写了对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感慨。诗中虽没有直接抒情,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国事、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开头两句“历尽东南又北行,客途览胜宕诗情。”是说诗人历尽东南西北的风尘,在旅途中饱览了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激发了豪放诗情。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旅途之中经历了从南到北的辗转行程,饱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心中充满了豪放的诗意。

中间两联“关山寄迹频题咏,时事伤怀自品评。”则是说,在边疆关山之间,诗人经常寄情山水,吟咏诗文,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思和伤怀;同时,他也常常对时局进行分析品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边疆关山之间游览时的心情,他经常借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感,将心中的喜怒哀乐都倾诉在诗句里,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尾联“何堪满纸歌当哭,悽怆中原写不平。”则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他认为,尽管自己写下了许多赞美中原的诗句,但内心的伤痛却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冲突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悲痛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担忧和忧虑。它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