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烟瘴雨暗江滨,瘦尽梅花悟昔因。
到底不知风雪苦,策驴犹自觅前身。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诗人身处瘴雨蛮烟之中,却要敲着瘦梅作诗。瘦梅,是梅花的瘦弱品种,它经不住严寒和风霜的侵袭,所以被人们称为“瘦”。这里借梅花自喻,写出了诗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仍然坚持写作的态度和精神。

二、三两句,紧承首联,进一步抒写了诗人的情怀。他既知梅花经不住严寒,又知道梅花在严冬中傲立雪中而不惧寒风的坚韧性格,因此诗人对梅花更加敬佩。然而梅花毕竟只是自然界中的一花一朵,不能代表整个大自然。所以诗人由梅花想到人,由人联想到整个社会。诗人以梅花为喻,表明自己虽然经受住严寒,但不知风雪之苦,仍然像梅花在雪中傲然挺立一样,还要继续努力前进,寻找自己的前身。诗人的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答案】

译文:

蛮烟瘴雨暗江滨,瘦尽梅花悟昔因。

到底不知风雪苦,策驴犹自觅前身。

赏析:

此诗题一作《寒窗》,与另一篇《寒食》同为郑板桥晚年所作。这首诗是作者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春天所做,当时板桥已经六十二岁。这一年他经历了两次丧亲的悲痛,一是妻子王氏去世;二是长子梦持也不幸亡故。这两件事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冲击。他一方面在《寒食》诗中抒发了自己哀痛之情,另一方面又在《寒窗》中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

第一句写景。“蛮烟瘴雨暗江滨”,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图景。江边的景色被蛮烟瘴雨笼罩得阴暗而朦胧,给人以压抑的感觉。“瘦尽梅花悟昔因”,诗人将梅花比作瘦骨嶙峋的老人。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出美丽的笑容,但它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饱经风霜。诗人借此比喻自己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坚强的精神面貌。第二句写情。“到底不知风雪苦”,表现了诗人对风雪的无畏和乐观。他坚信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第三句写意。“策驴犹自觅前身”,诗人用策驴这个动作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最后一句总结全文。“忍冻敲诗二首”,“忍冻”,说明诗人在冬天里还坚持创作;“敲诗”,说明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