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色相证瞿昙,看取狂奴故态憨。
我自前身认明月,举杯一笑影成三。
【注释】:
- 照身镜:指镜子。
- 空中色相证瞿昙:意即“空”中显现出“色相”(佛家语)来证明“瞿昙”(古印度僧人),意谓通过观察,能见到佛理。
- 狂奴故态憨:狂傲无礼的奴隶,故态犹存憨厚之状。
- 我自前身认明月:意即“我”的前生曾经看到过皎洁的月亮,所以现在能以月为喻,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神态。
- 举杯一笑影成三:意即举杯饮酒时,自己的影子映在杯中形成了三个部分,就像月亮的影子一样。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饮酒时的欢乐场景,同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畅快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镜子中的映像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领悟和感悟。
首句“照身镜”直接点明了主题,意为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来领悟佛理。第二句“空中色相证瞿昙”,意即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可以发现佛理的存在。这里的“空”是指佛教中的一种哲学观念,意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固定的、独立的实体。因此,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可以发现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正是佛理的体现。
第三句“看取狂奴故态憨”,意即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狂傲无礼和憨厚之态。这里的“狂奴”指的是那些不修边幅、行为放肆的人,而“故态憨”则是指他们那种憨厚可爱的神态。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这种狂傲无礼和憨厚之态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成熟稳重的一面。
第四句“我自前身认明月”,意即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可以发现自己的前生曾经见过皎洁的月亮。这里的“明月”象征着光明、纯洁和美好,也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这种美好品质已经得到了升华和提升,成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人。
最后一句“举杯一笑影成三”,意即举杯饮酒时,自己的影子映在杯中形成了三个部分,就像月亮的影子一样。这里的“三”并非实指,而是用来象征影子的数量。通过观察镜子中的映像,可以理解为影子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而举起酒杯时,自己的倒影也映在杯中形成了三个部分。这些部分相互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样的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