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伏枕思茫茫,此病空将药饵尝。
哭子怕看雏燕垒,思亲啼断乳鸦肠。
蚕僵苦被千丝缚,鹤瘦惟馀一颈长。
听尽阶前秋夜雨,五更镫火亦无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病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 几番伏枕思茫茫,此病空将药饵尝。
- 释义:反复躺在床上思考着,感到迷茫无助;这病让我尝试服用药物来缓解。
- 注释:伏枕(躺在床上)——身体不适或心情烦闷时的一种状态。茫茫(茫然,迷茫)——形容心中无措、思绪纷乱。
- 赏析:诗的开头直接点出诗人因疾病而长时间在床上休息,表达了他对疾病带来的不适与困惑。
第2句: 哭子怕看雏燕垒,思亲啼断乳鸦肠。
- 释义:害怕看到孩子哭泣时雏燕筑巢的景象,思念亲人的声音让人啼哭至断奶小鸦的叫声。
- 注释:啼断——哭到喉咙沙哑。
- 赏析:第二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在悲伤中无法抑制的哀伤情绪,以及他对孩子纯真情感的深深怀念。
第3句: 蚕僵苦被千丝缚,鹤瘦惟馀一颈长。
- 释义:蚕茧僵硬如同被束缚,只余下鹤瘦长的身躯。
- 注释:僵(僵直)——此处形容蚕茧的坚硬。缚——束缚。
- 赏析:第三句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一个被束缚得无法动弹(蚕),另一个虽然瘦弱但保持着优雅的姿态(鹤)。这种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第4句: 听尽阶前秋夜雨,五更镫火亦无光。
- 释义:聆听着阶前的秋夜雨声,直到五更天的灯火都熄灭了。
- 注释:镫(dēng)——古代照明用的铜灯。
- 赏析:最后一句通过听觉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等待。
《病中》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因病痛而引发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