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映斜晖,风寒夕照微。
人随暮山暝,鸟带片云归。
倦犊眠沙稳,栖鸦绕树飞。
两三颁白叟,闲对话柴扉。
晚途
古道映斜晖,风寒夕照微。
人随暮山暝,鸟带片云归。
倦犊眠沙稳,栖鸦绕树飞。
两三颁白叟,闲对话柴扉。
注释:
- 古道:古老的道路,这里指代诗人行走的路程。
- 映:反射;照。
- 微:微弱。
- 人随暮山暝:人们随着天色渐渐昏暗而下山。
- 鸟带片云归:鸟儿带着一片云彩归来。
- 倦(juàn)犊(dú):困倦的牛。
- 柴扉:用柴草做的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黄昏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晚途路上的各种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首句“古道映斜晖”,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古老的道路上洒满了金色的光芒。这里的“古道”不仅指实际的道路,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而“映斜晖”则进一步突出了夕阳的美丽与温柔。
颔联“风寒夕照微”,则转入了夜晚的情境。虽然已是傍晚,但寒风依旧凛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寒冷而孤独。这里的“微”字,既表达了光线的微弱,也暗示了夜幕即将降临的气息。
颈联“人随暮山暝,鸟带片云归”,则描绘了人们在夜色中逐渐离去的情景。“人随暮山暝”指的是人们随着天色渐暗而下山回家,而“鸟带片云归”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带着一片云彩归巢的景象。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尾联“两三颁白叟,闲对话柴扉”则转换了场景,描绘了几位白发老人闲话家常的场景。这里的“颁白”指的是头发花白,象征着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的沉淀。而“柴扉”则是指用柴草做成的门,这是古代普通百姓家常见的建筑风格。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衬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淳朴。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了乡村晚途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