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无嫌雨,幽斋景自清。
万峰烟际落,一鹭蓼边明。
吟苦神还逸,身闲病亦轻。
晚来云渐薄,片月报新晴。
【注释】
三月十五日雨坐:三月十五日,即阴历年。
地僻无嫌雨:地处偏僻的地方不怕下雨。
幽斋景自清:幽静的书房中景色十分清新。
万峰烟际落:无数山峰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
一鹭蓼边明:一只白鹭在长着蓼草的岸边显得格外明亮。
吟苦神还逸,身闲病亦轻:吟诗吟得辛苦了,精神反而轻松了;身体闲散了,疾病也减轻了。
晚来云渐薄,片月报新晴: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渐渐稀疏,明亮的月光预示着晴朗的天气即将到来。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三月十七日在幽居所吟咏之作。全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首联“地僻无嫌雨,幽斋景自清”,点出题中之“雨”,又以“景自清”概括全篇主旨。“地僻无嫌雨”意谓僻处山野,不嫌潮湿多雨的恶劣环境,而“幽斋景自清”则表明自己身处幽居而心境清明,不以环境恶劣为意,反能欣赏自然之美。
颔联“万峰烟际落,一鹭蓼边明”,描绘雨后万壑千峰、一片苍茫的景象和一只白鹭在蓼草丛中悠然自得的景象。这两句诗是写景佳句,表现手法上运用了“移情法”。诗人将主观情感寄托到客观物象之上,使景物具有了人的感情色彩。
颈联“吟苦神还逸,身闲病亦轻”,表达了作者因诗酒之欢而忘却烦恼,因而感到精神愉悦、身体健康的愉悦之情。“吟苦”与“身闲”相对,“神逸”与“病轻”相应,形成鲜明对照。
尾联“晚来云渐薄,片月报新晴”,以景结情。诗人通过对夕阳西下时云彩渐渐稀薄,月亮露出光芒这一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寄寓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