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鸥庄葺敝庐,蛮乡蕉鹿梦何如?
天为李燮终开网,人似虞卿只著书。
已觉浮生无处著,偏怜故态未全除。
蹉跎我亦瓜园老,衰发星星不耐梳。
【注释】
霅川:地名,在今浙江。
钱子:作者的朋友。
黔西:贵州的西部。
“蛮乡蕉鹿梦”:《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任荆州刺史时,曾梦见有人告诉他,自己有病将死,他问是何方来的人,回答说:“南中作客。”后因以“蛮乡蕉鹿梦”比喻远游异乡。
李燮(kuài):春秋时人,曾为宋国宰相。这里以李燮自比。
虞卿(qín):战国时赵人,著名辩士,善于辞令。这里用虞卿自比。
浮生:虚度的人生。
瓜园:即种瓜之地。这里用指隐逸生活。
【赏析】
这首七律前四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前四句写隐居之志。首句“依旧鸥庄葺敝庐”,写隐居的处所。鸥庄,即鸥鸟栖息的地方,泛指隐逸之所,也即诗人隐居的地方,所以用鸥庄二字点明题旨。次句“蛮乡蕉鹿梦何如”,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蕉鹿梦”语出《庄子·齐物论》:“古之真人,不逆寡人,其歌谣不淫。是其为人也,天和地德,神与己和。夫至人遗物不知,而涽涽穆穆为君王。”意思是说,上古真人,不违背寡人,他的歌谣没有邪曲,他的本性与自然和谐,他的精神与天地同和。此二句写诗人隐居的志向和愿望,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四句写隐居生活的艰难。“天为李燮终开网,人似虞卿只著书”,这是说,上天最终要打开罗网,让人们得到解脱;人们只能像虞卿一样,只是著书立说而已。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艰难困苦的认识,又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理想化的愿望和追求。
尾联写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无奈。“已觉浮生无处著,偏怜故态未全除”,意思是说,已经意识到人生在世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之处,但是依然怀念旧日的生活状态,还没有完全摆脱。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人生的无可奈何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这首七律前四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前四句写隐居之志。首句“依旧鸥庄葺敝庐”,写隐居的处所。鸥庄,即鸥鸟栖息的地方,泛指隐逸之所,也即诗人隐居的地方,所以用鸥庄二字点明题旨。次句“蛮乡蕉鹿梦何如”,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蕉鹿梦”语出《庄子·齐物论》:“古之真人,不违背寡人,其歌谣不淫。是其为人也,天和地德,神与己和。夫至人遗物不知,而涽涽穆穆为君王。”意思是说,上古真人,不违背寡人,他的歌谣没有邪曲,他的本性与自然和谐,他的精神与天地同和。此二句写诗人隐居的志向和愿望,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四句写隐居生活的艰难。“天为李燮终开网,人似虞卿只著书”,这是说,上天最终要打开罗网,让人们得到解脱;人们只能像虞卿一样,只是著书立说而已。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艰难困苦的认识,又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理想化的愿望和追求。
尾联写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无奈。“已觉浮生无处著,偏怜故态未全除”,意思是说,已经意识到人生在世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之处,但是依然怀念旧日的生活状态,还没有完全摆脱。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人生的无可奈何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