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群孤雁嗷嗷北,拂面清风习习南。
谁写诗人循吏墓,巉岩一片表无惭。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手法进行分析赏析。

首句“青芝坞”是地名,指鲍丘山;“吊”指祭奠或凭吊,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诗人以感情色彩,表现出诗人对鲍丘山的热爱之情;“鲍西冈墓”指的是诗人的墓地,这里暗含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颔联“谁写诗人循吏墓”一句,意思是谁把诗人和循吏合葬在一起。诗人和循吏同为官一途,都致力于民生,但结局却大相径庭:诗人被贬谪而死,而循吏却能善终,所以此处说“谁写”,即讽刺那些不问民间疾苦,只顾个人得失的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与循吏不同的结局,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颈联“巉岩一片表无惭”,意思是山势险峻,但诗人毫不在乎。诗人面对峭壁高耸的山崖,没有半点畏惧之意,反而坦然自若,这表现了诗人坚毅无畏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墓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坚毅无畏的品质。最后两句“谁写诗人循吏墓,巉岩一片表无惭”,既点明了诗题“吊鲍西冈墓”,又写出了诗人面对险峻山峰毫无惧色的精神风貌,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

【答案】

①《青芝坞吊鲍西冈墓》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②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青芝坞的景色,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③“谁写”一词,暗含了对那些不问民间疾苦,只顾个人得失的人的讽刺,也表现了作者对循吏的崇敬和怀念。④颈联中的“巉岩”一词,写出了诗人面对险峻山峰毫无惧色的精神风貌,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⑤尾联“谁写诗人循吏墓?巉岩一片表无惭。”既是点明了诗题“吊鲍西冈墓”,又写出了诗人面对险峻山峰毫无惧色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