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堕新秋,西风客子愁。
一年经乱世,八口寄嘉州。
萍梗悲中泪,松楸望里眸。
曰归归未得,乡里日悠悠。

【注释】

  1.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2. 客子:旅居他乡的客人。
  3. 乱世:指动乱的社会。
  4. 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唐代属戎州,故址在今四川乐山市市中区。
  5. 萍梗:浮萍、芦苇等水生植物。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6. 松楸(qiū):松树和楸树,均为古代陵墓前的树木。这里代指墓地。
  7. 乡里:家乡。

【译文】
初秋时节,梧桐叶飘零,西风吹过,客旅之人愁绪满心。
一年中历经乱世,八口之家寄居在嘉州。
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眼中含着泪花;眺望着远方墓地,眼神迷茫。
想要回家却不能,故乡日子过得很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游子思归之情的诗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乱世生活的无奈。

首句“梧叶堕新秋”,以梧树叶落作为秋天的到来的标志,简洁而生动地传达了季节的变化。接着“西风客子愁”,诗人以西风起时的心情为题,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忧愁。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写照。

“一年经乱世”一句,诗人感叹时光流转中经历的动荡不安。这种动荡不单是历史的大环境,也反映在个人的命运上。诗人将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表现了他对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八口寄嘉州”则透露出家族团聚的渴望。在动荡的年代中,家人之间的牵绊显得尤为珍贵。这种情感体现了家国天下的观念,以及个体在大环境中寻求归属和安全感的心理状态。

“萍梗悲中泪”,用浮萍和落叶的形象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松楸望里眸”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与缅怀。这里的松树和楸树都是墓地的象征,暗示诗人在思念中寄托哀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