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谁醒,富贵功名,浮云渺茫。
任安排命运,休生艳羡,逍遥岁月,莫问行藏。
他自蝇营,我甘蠖屈,厌倦风尘卅载忙。
年衰矣,渐容销秦镜,鬓点吴霜。
怕将旧事思量。
算跳出、衣冠傀儡场。
奈未归客子,天涯沦落,愈浇风俗,世态炎凉。
伯乐难逢,昭王不再,伏枥焉知老马良。
拼今后,把剑磨铁胆,酒洗诗肠。
沁园春·遣闷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
大梦谁醒,富贵功名,浮云渺茫。
任安排命运,休生艳羡,逍遥岁月,莫问行藏。
他自蝇营,我甘蠖屈,厌倦风尘卅载忙。
年衰矣,渐容销秦镜,鬓点吴霜。
怕将旧事思量。
算跳出、衣冠傀儡场。
奈未归客子,天涯沦落,愈浇风俗,世态炎凉。
伯乐难逢,昭王不再,伏枥焉知老马良。
拼今后,把剑磨铁胆,酒洗诗肠。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百字令”。
遣闷:抒发胸中的郁闷不平。
癸丑至甲寅:作者在淳熙八年(公元1183年)被弹劾罢官,居闲三年之后,又于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起用为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次年,因与张浚等意见不合,又被罢职闲居江西上饶。此词是作者闲居期间的抒情之作。
他自蝇营,我甘蠖屈:他自寻蝇营狗苟之辈,而我却甘心蠖屈,即屈身事俗。蠖,虫名,形似蛇而曲长,故以蠖喻屈身。屈身事俗,指委曲求全。
厌:同“餍”,满足。
年衰矣,渐容销秦镜,鬓点吴霜:“年衰”句,意谓年老色衰,如同秦地的美镜渐渐消磨、吴楚一带的霜华点点染白了鬓发一样。
恐将:恐怕。
旧事:指前次被罢官的事。
衣冠傀儡场:衣冠,指朝廷官员;傀儡,木偶戏中操纵的演员,此处比喻朝廷中那些趋炎附势的人。
奈、焉:这两个虚字相当于“那”、“何”。
平生肝胆尽付酒:平生(一生),全部的意思。平生的肝胆,指生平所抱定的信念、理想和主张。尽付酒中,意谓全部倾注到酒里去。
【赏析】
《稼轩长短句》卷五《沁园春》词题作《遣闷》。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也表现了作者渴望施展抱负而又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首句“大梦谁醒”,慨叹世事如梦,人生虚幻。“富贵功名”四句,写自己对现实的态度,认为富贵功名都是浮云,无须羡慕,也无需计较自己的得失荣辱。“他自蝇营,我甘蠖屈”二句,则表明自己宁愿像苍蝇那样钻营取巧,不愿像蛇一样蜷曲屈从。这三句语意双关,表面看似消极遁世,实乃愤激之辞。
过片“他自蝇营,我甘蠖屈”,承前启后,承接上文,说明自己不与世俗之人合污,宁愿像蛇一样屈身事俗。这里“蝇营”、“蠖屈”皆指小人得志,而“甘”则是“乐意”、“欣然”的意思。下一句“厌风尘卅载忙”,说自己厌倦了这风尘之中忙碌的生活。“风尘”,指仕途。
“年衰矣,渐容销秦镜”两句,写年老体衰,鬓发已斑白,但仍然不能忘怀昔日壮年时的理想与抱负。“秦镜”指秦地的美镜,这里比喻青春年华。“销”字有消毁之意。“鬓点吴霜”句,化用曹操诗句“东观汉史书未成,满手把笔力且轻;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南望王粲涕沾襟,摩挲羽扇歌《梁甫》,恨血千年土中碧,惭人黄鹤楼。”的“鬓点吴山”句来表达自己年老色衰、壮志不泯的心情。
“怕将旧事思量”,意即害怕去回想过去曾遭受的打击或被排挤的事。“算跳出、衣冠傀儡场”两句,表明自己不愿意再继续在朝廷做那些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人的傀儡,要摆脱他们的控制而自由自在地生活。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晋书·傅玄传》:“魏明帝使尚书郎诣太学取士……于是选送通儒,冠带缙绅之士,交游者皆四方豪杰……于是遂更选清节吏民,及诸生朗足率正者以为侍中、尚书、骑侍郎,参拜紫微殿中。”这里的“衣冠”就是指朝廷官吏。“衣冠傀儡场”就是朝廷的官场。作者通过这个典故表明自己是决不同流合污的。最后三句“奈未归客子,天涯沦落,愈浇风俗”,“伯乐难逢,昭王不再”,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和悲哀。“伯乐难逢”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天下少双全人,故非独骥亦不遇伯乐。”这句意思是说现在世上难得有赏识人才的人。而“昭王不再”典出《韩非子·说难篇》:“楚庄王设射堂高会群臣曰:‘愿与诸位公卿共度一夕。’鼓乐备作。饮酒兴三。王曰:‘寡人今夕独酌此樽,意久不在酒,意久不在酒!’左右曰:‘今日与故太子有郤。太子方贵耳。’王曰:‘昔先王尝闻之:慈父劝孝、君义臣忠。今日安敢饮乎?’左右曰:‘今故太子方贵耳。’王曰:‘二三子各安所命乎?或为烈士,或为枉人,或为禽鱼,或商贩市贾,务致其功,不顾其名。若二三子者,可谓烈士矣!‘王曰:‘善!请无敢言!’明日朝必有重赏矣。”“越浇风俗”,典出《孟子·滕文公下》:“今也天下之士君子嚣嚣者,既或使之然也;今也妇人儿童聚族而居者,宜乎不可使也。”这是说现在的士大夫们只讲求个人利益而不讲求国家的大事,而百姓和妇女儿童却聚集在一起安居乐业。作者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痛恨这种风气,希望人们不要只顾个人的得失荣辱,而应该为国家大事着想。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期间所作的一首抒怀诗,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词结构严密,层层深入,感情深沉,寓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