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胪元辅浙人三,接踵于公更出蓝。
敢谓裴休通梵夹,谁知宋玉吊江潭。
仕涂终始归邙北,皇路参差出昴南。
太息人间徒扼腕,早留放下一茅庵。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号升庵)。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寓意。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首胪元辅浙人三,接踵于公更出蓝。

  • “首胪”是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场,也即会试的“乡试”。在这里,它比喻人才辈出,源源不断,像潮水般涌来;“元辅”是宰相的意思,这里特指钱塞庵。
  • “浙江人三”,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的“三”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位浙江籍宰相。
  • “接踵于公更出蓝”则意味着钱塞庵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和才华,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一代接一代,层出不穷。

第二句:敢谓裴休通梵夹,谁知宋玉吊江潭?

  • “裴休通梵夹”是指唐代高僧裴休精通佛经的故事,他曾经翻译了大量佛经,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 “宋玉吊江潭”则引用了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一句话:“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楚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钱塞庵才华横溢、影响深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于传统学问传承的担忧。

第三句:仕涂终始归邙北,皇路参差出昴南。

  • “仕涂”是指仕途之路。这里的“终始”可能指的是人生的起起落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始终如一。
  • “邙北”指的是中国的洛阳以北地区,古代称为“北邙”,是墓地所在地。
  • “皇路参差出昴南”则是指皇帝的路线错综复杂,而钱塞庵就像北斗星一样,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
  • 这两句诗既描绘了钱塞庵在政治上的成就,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起伏不定。

第四句:太息人间徒扼腕,早留放下一茅庵。

  • “太息”是一种叹息的声音,这里表示感慨或者哀叹。
  • “人间”代指世俗世界,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叹。
  • “徒扼腕”形容人们面对困难时束手无策,只能无奈地叹息。
  • “早留放下”则是说早早地放下一切杂念,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这里的“一茅庵”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 整首诗通过对比钱塞庵的政治成就和个人境遇,以及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情感态度,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

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塞庵的政治成就和个人境遇,以及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情感态度,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