狞龙蜿蜒几千尺,下挟风雷喷四壁。
天公激怒醒长梦,左耳割入华阳洞。
怨血流腥涌墨云,枯鳞脱尽三江冻。
苍髯笔笔皴莓苔,寒冰尽裂横飞来。
长风万里吹不落,羌笛关山易萧索。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东坡。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狞龙蜿蜒几千尺,下挟风雷喷四壁。
  • “狰狞的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威严,它的身躯蜿蜒曲折,仿佛有几千尺那么长。它下方“挟带风雷”,表现出它的力量和威严。
  1. 天公激怒醒长梦,左耳割入华阳洞。
  • “天公”指的是自然的力量,在这里表示大自然的力量被激怒了,唤醒了沉睡的梦境。“左耳割入华阳洞”形容大自然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将耳朵割破进入华阳洞,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1. 怨血流腥涌墨云,枯鳞脱尽三江冻。
  • “怨恨的血液”指的是大自然的愤怒与悲伤。“流腥涌墨云”形容这些血液如同墨水般汹涌,充满了整个画面。“枯鳞脱尽三江冻”则形容那些被大自然伤害的动物们,他们的身体被冻结在寒冷的三江之中。这里的“枯鳞”指的是被冻结的鱼鳞,而“三江”则是指长江、黄河和淮河。
  1. 苍髯笔笔皴莓苔,寒冰尽裂横飞来。
  • 描述大自然的寒冷和坚硬,通过笔触描绘出冰雪的景象。“苍髯”指的是冬天的眉毛,“皴莓苔”指的是冰面上的裂纹和积雪。这些冰雪在风中飞舞,仿佛是横冲直撞地飞来。
  1. 长风万里吹不落,羌笛关山易萧索。
  •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长风万里”形容风吹得非常猛烈,但仍然无法吹落这些飘零的花瓣。“羌笛关山易萧索”则表达了一种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关山之上吹奏着羌笛,容易让人感到孤独和萧瑟。

赏析:
这是一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的景象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