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乞作幸民身,游尽青山未息轮。
溪壑秋来如静女,关河时豫类间人。
到天一候凭携屐,亘古千家可择邻。
六十三年吟里过,昔贤安逸恐无伦。
独游
从天乞作幸民身,游尽青山未息轮。
溪壑秋来如静女,关河时豫类间人。
到天一候凭携屐,亘古千家可择邻。
六十三年吟里过,昔贤安逸恐无伦。
注释:
从天乞作幸民身:意为希望获得一次幸运的机会,成为平民百姓。
游尽青山未息轮:意思是游览了整个山野,还没有休息的意思。
溪壑秋来如静女:形容秋天的溪谷清澈宁静,如同一个娴静的女子。
关河时豫类间人:意思是在关河地区,时而感到像人间一样。
到天一候凭携屐:意思是到天上的时候,就靠着鞋子行走。
亘古千家可择邻:意思是自古以来,有上千户人家可以作为邻居选择。
六十三年吟里过:意思是在六十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这里吟咏着诗歌。
昔贤安逸恐无伦:意思是过去的贤人如果生活得安逸,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昌龄在游历山川时所创作的七绝,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从天乞作幸民身”,通过祈求成为平民百姓的愿望,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愿望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他们常常希望通过隐居山林、游历四方的方式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第二句“游尽青山未息轮”,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游历山水的过程,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句诗中的“游尽青山”意味着作者已经游览了所有的青山,而“未息轮”则暗示了作者仍然在不停地前行,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这里的“游”字也象征着作者的精神自由,不受拘束地遨游于自然之间。
第三句“溪壑秋来如静女”,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秋天溪谷的宁静美丽。这里的“秋来”意味着季节的变换,而“静女”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溪谷的静谧美。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第四句“关河时豫类间人”,通过对关河地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时豫类间人”可以理解为在关河地区,人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外界的纷争相对抗。这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心态。
第五句“到天一候凭携屐”,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天空中的行走情景。这里的“到天一候”表示在天空中遇到了一位朋友或者知己,而“凭携履”则暗示了作者依靠着自己的双脚在空中行走。这句话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由飞翔的渴望。
最后一句“亘古千家可择邻”,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向往。这里的“亘古千家”可以理解为自古以来就有成千上万的家庭存在,而“可择邻”则意味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该具有选择余地,让人们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定居。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向往,王昌龄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