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登楼叹未归,晴川极目掩芳菲。
飘零楚客同烟树,寂寞诗魂绕鹄矶。
杨孔文章应共寿,曹刘竖子未堪依。
辽东惟有孤栖凤,不向人间炫绿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分析赏析即可。
【答案】
译文:公子登高楼感叹不能归来,晴空万里极目远眺芳菲尽了。飘零的楚客同烟树一样渺无踪迹,寂寞的诗魂在鹄矶上徘徊不已。杨雄和孔融的文章应该与自己一同流传万世,曹氏父子竖子般的子孙不值得依仗。辽东只有一只孤栖的鸾凤,不愿向人间炫耀绿衣。赏析:此诗为诗人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春所作。当时曹操已平定河北、关中,并准备挥师东征孙权。作者因思念家乡和亲人,登楼而作此诗。全诗以“归”字贯穿全篇,首联写登楼时所见之景;颔联写登楼所感之情;颈联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处境的感慨;尾联表达自己的志趣。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格调悲凉凄婉。
【答案】
译文:公子登高楼感叹不能归来,晴空万里极目远眺芳菲尽了。飘零的楚客同烟树一样渺无踪迹,寂寞的诗魂在鹄矶上徘徊不已。杨雄和孔融的文章应该与自己一同流传万世,曹氏父子竖子般的子孙不值得依仗。辽东只有一只孤栖的鸾凤,不愿向人间炫耀绿衣。
注释:鹦鹉洲:位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长江南岸,有小山如鹦鹉,故名。登楼:登上高处瞭望,即登黄鹤楼。叹未归:叹息不得回归家乡。晴川:晴空万里。极目:远眺。芳菲:指花草繁盛的景象。飘零:漂泊,流落。楚客:泛指游子,这里指作者。同烟树:比喻身影似烟云一般缥缈不定。寂寞:孤独,没有朋友。诗魂:指作者的诗才和情怀。鹄矶:即矶头,江边岩石上的石台,此处泛指江边。杨孔:指东汉时期的杨震和孔融。文章:文采、才华。应共寿:应该与自己共同长寿。曹刘:指东汉末年的曹操和刘备。竖子:小子,不肖子弟。辽东:指作者家乡,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孤栖:独自栖息,孤独地生活。炫绿衣:炫耀绿色的衣服,指炫耀才能。赏析:此诗为作者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春所作。当时曹操已平定河北、关中,并准备挥师东征孙权。作者因思念家乡和亲人,登楼而作此诗。全诗以“归”字贯穿全篇,首联写登楼时所见之景;颔联写登楼所感之情;颈联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处境的感慨;尾联表达自己的志趣。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格调悲凉凄婉。